开封市博物馆七朝华章讲解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封市博物馆七朝华章讲解词

七朝华章讲解词 欢迎大家参观开封展厅,开封是七朝古都,历史上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在此建都。尤其是北宋时期,开封成为“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 的国际大都会。让我们一起通过展览来了解这座古老的城市。 古时的开封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河湖密布,水道四达,十分适合农业和交通的发展。从尉氏县断头岗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椅圈马遗址,杞县竹林遗址、鹿台岗遗址的发掘情况看,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出现早期的居民点,先民们在此繁衍生息,过着以农耕生产为主的原始生活。椅圈马遗址位于开封尉氏县大营乡椅圈马村东南的台地上,出土文物100余件,主要有石斧、石刀、骨针、陶环、彩陶壶等。展柜中的石镰、石斧等石器已具备明显的磨制特点,这些今天看似落后的工具在却是当时人类战胜大自然的有力工具。红色的陶器是仰韶文化的一大特点,陶器是用粘土在600°以上的温度中烧成,白色为考古人员后期修补的地方,这些仰韶文化的陶器作为生活用器皿被大量使用,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里程碑。 开封地区龙山文化遗存主要发现于段岗遗址和鹿台岗遗址,其中鹿台岗遗址尤为丰富。遗址所反映的龙山文化均属河南龙山文化豫东王油坊类型的范畴。 段岗遗址位于杞县高阳乡段岗村北部,发掘于1989年秋。共发现灰坑75个,灰沟3条,残房基1处,墓葬2座。鹿台岗遗址位于杞县裴村店乡鹿台岗村西部。发掘于1990年。总面积约14000平方米。该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角器、蚌器、石器以及少量的铜器等遗物。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照片:仓颉造字台 开封古城东北约二十里的刘庄村的村头有座大冢,传说这就是创造中国文字的始祖仓颉的墓地。附近还有座高大的台基,上面有宫殿的遗墟,它便是仓颉当年的造字台。仓颉传为黄帝时的史官,在战国时就有仓颉造字的说法。 三族际会 夏时期,在黄河中下游,曾活动着三个大的古族:夏族、商族和东夷族。约在公元前20--公元前17世纪时,形成了三种不同性质的青铜文化,即以夏族为主体创造的二里头文化,以商族为主体创造的先商文化和东夷族为主体创造的岳石文化。您现在看到的这些陶器出自、杞县段岗、朱岗、牛角岗三遗址,属于夏时期的二里头文化的遗物,这也说明了夏代晚期,夏的版图东边界位于开封一带。 下面我们了具体了解几件青铜器文物 1.蟠螭纹铜觯(zhi,音志)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2. 云雷纹铜爵(jue, 音决) :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3. 兽面纹铜觚(gu,音姑)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4. 铜斝(jia,音甲)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5.饕餮纹铜爵: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青铜器常见纹饰。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故也称兽面纹。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 6.饕餮纹铜鼎:鼎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7.铜簋:簋(gui,音轨) 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一般和鼎,配套使用。 8.中姞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9. 铜匜(yi,音仪) 《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 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10.兽面纹铜盘: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启拓封疆 春秋时期,开封地区是郑国边陲,周平王卿士——郑庄公(公元前743-701年)为称霸中原,在此屯兵筑城,并定名为启封,该城前后延续了约1000余年。战国时期,魏国为争霸中原,于魏惠王六年(前365年),自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开封),并整修城池,开凿鸿沟,发展工商农业,使之很快成为著名都城。大梁作为魏都共历六君140年。今日之开封即由大梁之地、启封之名发展演变而来。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鸿沟灌城,城毁魏亡。 1、遗址照片:启封故城遗址 启封城,是指春秋战国至唐代初年的古开封城,位于今开封县朱仙镇东南约2.5公里的古城村。春秋时期,郑庄公为称霸中原,特在此建启封城。秦时置启封县。汉初景帝时为避景帝刘启之讳,“启封”改称“开封”。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启封县治所移至汴州(今开封城),启封故城渐废。遗址的部分地表还遗留有大量战国、隋唐时期的陶片。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365年,魏国为了远避强秦的侵扰将国都由安邑(今山西太原)迁至大梁(今开封)。定都前的大梁附近有大片的沼泽地带,为了兴修水利,改变大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