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控编程基础讲解
                    * * * * * *     3.选择对刀点      程序编制时正确地选择对刀点是很重要的。     对刀点是工件在机床上找正夹紧后,通过对刀方式确定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下开始运动的位置,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中位置的基准点。这一基准点即为程序执行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所以称起刀点或程序起始点。这一点也常作为加工结束的终点。 编程的基础知识 工艺基础 编程的基础知识 工艺基础     对刀点的选择原则是:所选对刀点,应使程序编制简单;对刀点应选在容易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的位置;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设置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数控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应该设定换刀点。换刀点应设定在换刀时工件、夹具、刀具、机床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碰撞和干涉的位置上。换刀点和对刀点可以选为同一点,也可选为不同点。      4.确定加工路线      应尽量减少进、退刀时间和其他辅助时间。     在铣削加工零件轮廓时,要尽量采用顺铣加工方式以减小机床的颤振,提高零件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     选择合理的进、退刀位置,尽量避免沿零件轮廓法向切入和进给中途停顿。进、退刀位置应选在不重要的位置。     加工路线一般是先加工外轮廓,再加工内轮廓。  编程的基础知识 工艺基础     5.加工工序的划分      数控不同类型的零件应在不同种类的数控机床上加工。     刀具集中分序法:     粗、精加工分序法:     加工部位分序法:     编程的基础知识 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用同一把刀完成零件上所有可以完成的部位。再用第二把刀、第三把刀完成它们可以完成的部位。 对单个零件要先粗加工、半精加工,而后精加工。对于一批零件,先全部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最后再进行精加工。  先加工平面、定位面,后加工孔;先加工简单的几何形状,再加工复杂的几何形状;先加工精度较低的部位,再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工艺基础          1.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         以同一把刀具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即在刀具的一次装夹中,尽可能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完成所有可能加工到的部位,然后再换另一把刀具加工其他部位。这种方法使用于工件的待加工表面较多,机床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加工程序的编制和检查难度较大等情况。在加工中心上常采用此法。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一般按工序集中原则划分工序,划分方法如下:         2.粗、精加工分序法 即先粗加工再精加工,对单个零件要先粗加工、半精加工,而后精加工。通常在一次安装中,不允许将零件某一部分表面粗、精加工完毕后,再加工零件的其他表面;否则,可能会在对新的表面进行大切削量加工过程中,因切削力太大而引起已精加工完成的表面变形。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件的加工后变形较大、需粗精加工分开的零件。如毛坯为铸件或锻件。          3.按零件加工部位划分 一般在加工外形时,以内形定位;在加工内形时,则以外形定位。因而可根据定位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工序。如图1-21所示的片状凸轮,按定位方式可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可在普通机床上进行,以外圆表面和B平面定位,加工端面A和(22H7的内孔;然后,再加工端面B和Φ4H7的工艺孔。第二道工序以已加工过的两个孔和一个端面定位,在数控铣上铣削凸轮外表面曲线。 图1-21  车削加工的零件 三、 工件的装夹方式         1.定位装夹的基本原则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与普通机床相同。也要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方案。为提高数控机床的效率,在确定定位基准与夹紧方案时应注意下列三点:         (1) 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         (2) 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          四、 加工路线的确定         加工路线是指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和方向。其主要确定原则如下:         (1) 加工方式、路线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如铣削轮廓时,应尽量采用顺铣方式,可减少机床的“颤振”,提高加工质量。        (2) 尽量减少进、退刀时间和其他辅助时间,尽量使加工路线最短。        (3) 进、退刀位置应选在不大重要的位置,并且使刀具尽量沿切线方向进、退刀,避免采用法向进、退刀和进给中途停顿而产生刀痕。     ⑷加工路线一般是先加工外轮廓,再加工内轮廓。  1.6 确定走刀路线和工步顺序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严格说是刀位点)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称为加工路线,也叫走刀路线。它不但包括工步内容,也反映了工步的顺序。       工步顺序指在同一道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docx VIP
 - 脑梗死的中西医诊疗及药物指导2021完整版PPT.pptx VIP
 - 学校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职责.docx
 - 第二章地图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3年最新资料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兰亭集序优秀课件 PPT.ppt VIP
 - 上海市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pdf VIP
 - B∕T 1955-2019 建筑卷扬机(高清版).pdf VIP
 - 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docx VIP
 - 食堂食材配送肉类禽类水产品食品配送食品卫生管理方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