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员工入厂安全教育讲解
什么是“安全”? 安全: 是指免除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的意外事件的条件(或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第一节劳动保护(安全)基本知识 1、“三级”安全教育 是指厂级(公司级)安全教育、车间(部门)级安全教育、班组(岗位)级安全教育。 2、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四不伤害 (1)我不伤害自己; (2)我不伤害他人; (3)我不被他人伤害; (4)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4、什么是“三违” ? 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 违反劳动纪律。 5、“三同时” 原则 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五同时” 原则 是指: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7、“四不放过” 原则 (1)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4)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8、事故及事故致因原理 (1)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2)事故致因原理: ①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②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③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④轨迹交叉理论。 ①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美国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即: ①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②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④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1:29:300法则 海因里希对跌倒事故的统计结果表明:在330起跌倒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29起引起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即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数量之比为1:29:300。该比例表明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程度之间的普遍规律,即严重伤害的情况是很少的,而轻微伤害及无伤害是大量的。 ②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③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指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人体必将受到伤害。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④轨迹交叉理论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 9、工伤事故及工伤认定范畴 工伤事故: 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内、生产岗位上发生的与生产或工作相关的人身伤害事故,包括轻伤、重伤、死亡、急性中毒等。 工伤认定范畴: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④患职业病的; 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10、职业病及职业性危害因素 职业病: 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 职业性危害因素: ①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生产性粉尘(包括无机粉尘、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工业毒物等; ②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如噪声、振动、辐射、异常气象条件(高温、低温)等; ③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炭疽杆菌、酶菌、布氏杆菌、病毒、真菌等。 11、什么是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就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与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2、劳动保护的组成 劳动保护由三部分组成: (1)劳动保护管理; (2)安全技术; (3)劳动卫生。 13、我国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区签约仪式讲解.ppt
- 新司法解释条文解读(管辖篇)讲解.doc
- 新古早源和堂策划书讲解.doc
- 新合理情绪需补充讲解.ppt
- 新启动锅炉调试讲解.doc
- 新后浇带1讲解.ppt
- 新员工EHS培训(安全,永恒话题)讲解.ppt
- 新南威尔士大学_光伏电子教程讲解.ppt
- 新员工入职财务知识培训讲解.ppt
- 新员工入职安全专题培训讲解.ppt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