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Wotd版含答案.docVIP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Wot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Wotd版含答案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中三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战国时代,养士已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社会风气,如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等都注重大量养士。这主要反映了 A.选贤任能成为社会共识 B.士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C.世卿世禄受到极大冲击 D.重视人才成为社会需求 2.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D.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3.先秦时期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是“父慈子孝”,仅体现在道德层面,而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种变化 A.强化了儒学独尊地位 B.反映了家庭关系的不断紧张 C.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 D.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4.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这说明 A.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 B.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 C.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 D.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 5.宋代保护所有权和调整所有权关系的法律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维护债权人利益、调整债权人与值务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保证债务履行的担保法,都远远详于前代。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B.宋代社会矛盾的加剧 C.社会阶层的不断调整 D.重义轻利观念的弱化 6.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 A.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 C.带动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 D.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的出现 7.著名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赞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材料意在说明明朝 A.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 B.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 C.八股取士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D.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 8.1877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翻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教,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神斯履书,充当公使”,而补版国书未署副使名,英国便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主要反映了 A.传统理藩外交理念受到冲击 B.清政府缺失近代外交机构 C.清朝政府意在建立平等外交 D.近代中国外交与国际接轨 9.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解除了种种传统束缚(如废除封建性的把持垄断、采取简明的低税制等)后,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曾经十分活跃,贸易繁荣,商业兴盛。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后期 A.注重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B.彻底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改变了运动初期的政治要求 D.发展工商业的设想取得一定成效 10.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提出侧重“冲绝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由此看来他们都 A.倡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B.抨击封建道德推动民主革命 C.利用传统思想进行社会改良 D.倡导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11.1921年,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在出版他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时,不无心痛的写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这主要反映了 A.民主科学地位得以确立 B.公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终结 C.文化领域出现极端倾向 D.国人接受文化呈现多元性 12.1930年5月的中共机关刊物《红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