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的危害及防治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蜱虫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目前采油三厂地区已有30多人被蜱(pí)虫咬伤致病事故,其中一人病情比较严重。为保护员工健康和切身利益,请大家高度重视,及时将蜱虫危害和防治措施相互转告到每一名员工及家属。 一、蜱虫简介 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隐翅虫、草蜱虫、狗豆子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蜱虫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和腹股沟等处。(详见下图) ?二、蜱虫危害 1、蜱虫掉到人身上后会往身上钻,用头部钻入皮肤。   2、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物质,再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处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3、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病毒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4、蜱虫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2011年前6个月,全国有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等省报告“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 三、处理措施 以下处理措施从网上搜索下载,仅供参考。 正确方法一:用乙醚、煤油、松节油、罗浮山百草油、旱烟油涂在蜱虫的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数分钟后蜱虫被“麻醉”,就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找不到酒精可用罗浮山百草油。同时,赶紧就医。 正确方法二: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体内),之后赶紧进行入院观察治疗,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在度过潜伏期之后,身体无发病症状后再出院,若出院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切记这段话。 禁忌:千万不可用手或镊子强行拔除。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民间还有些诸如用火烧蜱虫屁股等方法均不可取。(注意千万不要在被咬时用水冲它) 四、预防措施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在野外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罗浮山百草油或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   五、特别提醒 遛狗人:在草坪等地,甚至小区草坪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把虫带至家中。 钓鱼人:尤其是野钓者,要扎紧裤管。 注: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对蜱虫的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文档评论(0)

wangjie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