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09机电(1) 0945523111 龚蒙蒙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工业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状况和应用趋势,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由来;效益;发展;应用 ;前景
机器人的由来
机器人一词最早来自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一书中,书中机器人“Robot”这个词的本意是苦力,即剧作家笔下的一个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功能的机器,是一种人造的劳力。由于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显得极为迫切,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1959年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来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工业机器人带来的效益
广泛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逐步改善劳动条件,更强与可控的生产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消除枯燥无味的工作,节约劳动力,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动风险,提高机床,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工作量及降低停产时间和库存,提高企业竞争力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3.1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美国是机器人的诞生地,早在1961年,美国的Consolidated Control Corp 和AMF公司联合研制了第一台实用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经过4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也很强。
日本在1967年从美国引进第一台机器人,1976年以后,随着微电子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日本当时劳动力显著不足,工业机器人在企业里受到了“救世主”般的欢迎,使其日本工业机器人得到快速发展,现在无论机器人的数量还是机器人的密度都位居世界第一,素有“机器人王国”之称。
德国引进机器人的时间比英国和瑞典大约晚了五六年,但战争所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国民的技术水平较高等社会环境,却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在德国规定,对于一些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来代替普通人的劳动。这为机器人的应用开拓了广泛的市场,并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目前,德国工业机器人的总数占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
法国政府一直比较重视机器人技术,通过大力支持一系列研究计划,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使法国机器人的发展比较顺利。在政府组织的项目中,特别注重机器人基础技术方面的研究,把重点放在开展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上。而由工业界支持开展应用和开发方面的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使机器人在法国企业界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从而使法国在国际工业机器人界拥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英国纪70年代末开始,推行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机器人发展的政策,使英国工业机器人起步比当今的机器人大国日本还要早,并曾经取得了早期的辉煌。然而,这时候政府对工业机器人实行了限制发展的错误。这个错误导致英国的机器人工业一蹶不振,在西欧几乎处于末位。
近些年,意大利、瑞典、西班牙、芬兰、丹麦等国家由于自身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大量需求,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目前,国际上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主要分为日系和欧系。日系中主要有安川、OTC、松下、FANLUC、川崎等公司的产品。欧系中主要有德国的KUKA、CLOOS、瑞典的ABB及奥地利的工GM公司。
3.2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应用化期。随着20世纪70年代世界科技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世界掀起了一个高潮,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高技术浪潮的冲击下,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七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人及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研制出了喷漆,点焊,弧焊和搬运机器人。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期,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了一大步,先后研制了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朴龙浩正当防卫的起因及必要限度条件.doc
- 机井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
- 机会与约束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条件.doc
- 机会大小的比较.doc
- 机修设施设备与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参考.doc
- 机修车间管理制度汇编.doc
- 机修钳工考试试题及答案6243.doc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doc
- 机修钳工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本资料为培训考试资料.doc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