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实验指导书
学 院:
所在 系:
适用专业:
编 写 人: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系
2010年11月
实验一:刚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床(包括夹具)—工件—刀具所组成的工艺系统是一弹性系统;
2.了解机床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3.熟悉机床动刚度的测定方法;
4.巩固和验证所学工艺系统刚度和误差复映的概念。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1.C620-1普通车床;
2.硬质合金外圆车刀(Kr=45°,r0=10°,λs=0°);
3.千分尺(150~175mm,175~200mm);
4.三盘刚度测定装置。
三.实验内容
用动载荷测定法确定机床部件刚度。
四.实验原理
设机床的刚性较差,刀具、工件刚度很大(变形忽略),根据课堂上讲述切削力作用点位置的变化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所得出的公式,
得出
(1)
(2)
(3)
联立以上三式,得
(4)
(5)
(6)
根据误差复映系数公式
, (7)
根据切削原理 (8)
式中:——比例系数,与刀具几何形状、切削用量、刀具磨损等有关,一般来说,本实验取
——切削系数,与刀具几何参数及切削条件有关的系数,陶乾《金属切削原理》介绍。
——走刀量()
——背吃刀量
——系数,当Kr=45°,r0=10°,λs=0°时,
——系数,与加工方式有关如车外圆,镗内孔,切断等,本实验取
将(8)式代入(7)式,得
并将各系数代入
得 (9)
如图1所示,因测定装置上的三个盘在机床的不同位置,对于车削工艺系统来说,不同切削处的系统刚度值不同,因此测定装置上的三个阶梯处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误差复映系数,根据公式
(10)
图1
根据式(10)求得三组阶梯处的值,把代入,,分别代入式(9),得出三个位置的机床刚度,,,分别代入式(4)(5)(6)求得,,。
五.实验步骤
1.检查前后顶尖与主轴和尾座套筒锥孔的配合是否紧密;
2.将三盘测定装置装到机床前后顶尖间;
3.用千分尺测量各个盘的阶梯直径D1, D2,并计入实验报告表1中;
4.用千分尺测量各个盘车后的阶梯直径d1, d2,计入实验报告表1中;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主轴、刀架和尾座的刚度,写实验报告。
实验二 机床加工精度及尺寸分布规律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加工精度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此方法综合分析零件尺寸的变化规律。
2.分析影响加工零件精度的原因,进一步熟悉掌握统计分析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1.M1080无心磨床;
2.千分尺,比较仪(量程25~50);
3.试件100个(钢料,45号冷拔钢)。毛坯尺寸:φ21.30,工件尺寸:
三.实验内容
运用分布曲线法对100个工件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原理
生产实际中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是复杂的,因此不能以单个工件的检测得出结论,因为单个工件不能暴露出误差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单个工件的误差大小也不能代表整批工件的误差大小。在一批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即有系统性误差因素,也有随机性误差因素。
鉴于以上分析,要提高加工精度,就应以生产现场内对许多工件进行检查的结果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去处理这些结果,画分布图、计算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找出规律。
本实验就是在无心磨床上,加工100个活塞销,进行测量,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加工质量和工艺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