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杯防震减灾知识答题(中学版)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中学版)
“我的e家”杯防震减灾知识答题(中学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 日。
3.防震减灾工作实行 、 的方针。
4.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 度。
5.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称为 。
6. 地震前兆分为 前兆和 前兆。
7.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
8.学校应当进行 教育,组织开展必要的 演练。
9.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 )
2、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 )
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 )
4、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 ( )
5、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 ( )
6、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与横波。 ( )
7、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 )
8、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比东部地区多,但同样震级的地震一般在东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比西部地区严重。 ( )
9、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里氏8.9级地震。
10、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间、地点、震级。 ( )
11、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 ( )
12、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牢固、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 )
13、地震时被埋压应拼命呼唤。 ( )
14、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
15、总的来说,地球上很少发生地震,能造成唐山、汶川这样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实属罕见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目的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 的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A、人民财产 B、国家财产 C、人民生命和财产 D、人民生命
2.国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
A、地震监测台站和地震设施 B、地震专用仪器和地震传输设备
C、地震监测人员和地震设施 D、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
3.全国范围内的地震中、长期预报的发布权在 。
A、中国地震局 B、国务院 C、地震预报专家
4.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