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村高级中学2012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政治文)
罗村高级中学2011-2012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文科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1.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指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地壳的剧烈运动会带来巨大破坏,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再次引起人们对地震的高度关注。地壳的变化“出人意料”,体现出
①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③意识对物质的存在和变化不会产生影响 ④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江苏省赣榆县依托本地丰富的稻草资源,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富民增收工程,引导农民纺编草苫、草帘、草绳外销山东、河南等地。过去无人问津的“烂稻草”,如今成了宝贝。上述事实充分说明
A.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B.没有量变作基础,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C.人们能够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物 D.世界观支配着方法论
4.《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5.中国印刷“百强”企业台州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重视技术改造,已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该公司研发的纸制底托替代塑料底托、高强度特重瓦楞纸箱等产品,具有强度高、外观美、防潮性能好、易回收、可降解无污染等特点,该产品研发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这一事例说明
①人们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规律
②人们要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迅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7.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展示了30种机器人,为参观者带来娴熟的小提琴演奏,展示机器人如何在未来老龄化社会中成为人类的“伙伴”。机器人的行为告诉我们
A.机器人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与人类已无差别
B.机器人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也可以产生意识
C.高科技的发展可以使机器人能模拟人的某些行为
D.机器人是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8.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不振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这说明
A.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具有两重性
B.意识对人的精神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D.意识对人体自身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9.“多一次经历,就多一件本领。”这说明
A.只要实践就能获得知识和本领 B.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出真知
C.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D.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1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D.天时人事日相倦,冬至阳生春又来
11.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永恒使命。关于真理和认识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模具培训课课件.pptx
- 双层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doc
- 西方古代建筑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大学.docx
- ISO9001:2015&ISO14001:2015&ISO45001:2018三体系记录控制程序.doc VIP
- 医院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学习培训课件.pptx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6套)..pdf
- 2024年度《安全教育家长会》课件课件.pptx VIP
- JGJ-T231-202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pdf
- 采购控制程序(ISO9001ISO14001ISO45001-2018).doc VIP
-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