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案例城市交通拥堵还是畅通的基本逻辑.doc

案例城市交通拥堵还是畅通的基本逻辑.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城市交通拥堵还是畅通的基本逻辑

案例:城市交通拥堵还是畅通的基本逻辑 huangbiao 发表于 2006-6-25 3:05:11 【转载于】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网 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衣食住行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就交通方面来说,中国人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升级,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人们从习惯于步行到买自行车,从骑自行车换成骑摩托车,现在则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自己的汽车了。 不过,与此同时,大城市的交通状况却越来越糟糕。就拿北京市来说,在很多情况下,汽车与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接近,有时候已经赶不上自行车,而自行车的速度也因为汽车的拥挤而在直线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措施,解决交通拥堵,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公共政策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拥堵的原因,交通拥堵,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道路太少,二是交叉路口太多,红绿灯烦人。于是,采取的对策也就有两个,一是尽可能多修路,尽可能修更宽的路。二是修更多的桥,修更多的过街天桥和地下道,消灭红绿灯。 遵循这一思路,北京市开展了大规模的道路修建拓宽和造桥运动,二环消灭红绿灯,三环消灭红绿灯,四环打通,五环也实现了局部通车,到处都是立交桥,到处都是拆迁后建起来的让很多人羡慕的宽阔的大马路。但北京的交通并未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道路修了,红绿灯少了,交通拥堵得到了改善,从此可以痛痛快快地开车了。 实际情况是,道路修到哪里,哪里的交通稍稍缓解了,但紧接着交通很快就更加拥堵了。二环没有红绿灯了,一下子让司机兴奋了一段时间,但司机们发现在二环开车并不痛快。接着是三环,四环,都没有红绿灯,一路畅通无阻,但司机们的感觉是都不痛快。很多打车去经二环、三环或者四环去机场赶飞机的人,大概都会起个大早,提前足够的时间,否则环线堵车赶不上飞机可不是好玩的。而这些浪费在路上的宝贵时间本来可以用于做其他事情的。 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找几十个孩子,在操场上用扔的方式分发糖果,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糖果撒向哪里,哪里就发生孩子拥堵。现在的孩子有吃有喝,糖果给他吃都不见得吃,这个实验未必能够成功,那就把实验中的孩子换成金鱼:我们拿一个馒头,撕碎了,一片片往鱼塘里扔,也会发现一个现象:馒头片往哪儿扔,哪儿的水面就挤满了争吃馒头的鱼。 大城市修路修桥,其道理也是一样的:路修到哪里,就相当于把糖果或者馒头片扔向哪里,车自然也走向哪里。其道理是,城市道路都是***提供的,道路修到哪里,哪里的房地产就增值,那里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就密集,一直到交通拥挤的边际成本抵消了开车去那里的边际收益为止。这就像孩子或者鱼那样,只有在某些地方没有糖果了,没有馒头可吃了,那里才不会出现孩子拥堵或者金鱼拥堵的现象。 因此,从直观表面来看,汽车拥堵意味着行车成本的提高,但从深层次来看,却意味着开车者每一次开车存在着较高的边际收益。只要开车的边际收益高于开车的边际成本,他就有积极性开车前往,即使那里已经非常拥堵;只要开车的边际收益低于其边际成本,他就没有积极性开车前往,即使那里的交通并不拥堵。通俗地说:开一次车去某个地方,收益1000元,成本是100元,这时那里的交通再拥堵,还会有人开车去那里,因为有净收益900元。但如果开一次车去某个地方,其收益是100元,成本也是100元,或者收益低于成本,只有50元,这时交通再不拥堵,也没有人去了,因为每一次开车都是零收益,或者是负收益,即使短期内承担得起,长此以往,亏大了,肯定会自动退出路面,改用其他交通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修道路,可以改善道路拥堵的状况,但只要开车的收益总是超过其成本,任何拓宽和新修道路的努力,任何消灭红绿灯的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目标。 所以,修道路并不是缓解交通堵塞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改善公共管理,让道路不变成***的午餐,谁受益,谁付费,并且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上做文章,就能够实现道路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道路资源最优配置,达到最优的利用水平,并不意味着城市道路交通像高速公路那样畅通,或者比蜗牛快一点,而是在既有的道路交通水平情况下,道路的每一次使用,其生产力基本是相同的,至少是其净收益是相等的,并且最后一次出车其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即净收益为零。 根据这一原则,最近北京市出台的很多改善道路交通的办法,有些的确有利于实现道路交通最有效使用的目标,比如交通严重拥堵地区收取道路拥挤费,这相当于是对拥挤的服务实行排他性收费,这有利于实现道路交通的有效使用。因为这样做,等于是提高了每一次开车的边际成本,有利于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对此,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假定一个城市有十辆车,第一辆去某个地方的边际收益是100元,第二辆是200元,第三辆是300元,依此类推,每一辆增加100元,第十辆的边际收益是1000元。加在一起,10辆车的总收益为5500元。 如果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