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冰雪燥石专用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冰雪燥石 背景音乐:西风的话 今年的天忒怪,初五初六还热的狗吐舌头呢,初七开始气温骤降,冷风寒雨淅淅沥沥,到了初十干脆是漫天皆白! 雪后初晴,摄影协会的几位同好相邀上燥石拍雪景。 燥石位于新干东南50多公里处,村庄坐落在海拔1082米的“才地岩”脚下。 早饭后驱车向东。车过七琴镇后开始上山,车窗外的景致也变得不一样了。 路两旁浓郁的杉木林披着一层白色,显得比往日更加挺拔。 上行不到两公里就是这种情况了。 算算上山的路程,还有整整八公里呢,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步行吧。 下得车来,清冽的寒风沁人心脾,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不过脚下却要十分小心了。 抬头远望,蓝天白云下一座被白雪覆盖的山峰矗立在天尽头。那就是燥石的主峰才地岩。现在人们又叫它“德华峰”。 斜照的阳光将巍峨的山峰镀成金色,反射出神圣的光芒。 我们小心翼翼地行进在滑溜溜的“琉璃”路面上, 路两旁积雪皑皑, 流凌串串, 冰天雪地中却发现这“心急”的杜鹃,在寒风中挥洒着自己的鲜艳,虽然瑟瑟却不肯消减半分颜色。 还有这不知名的野花,躲在岩石下绽放着自己的娇艳,全然不顾风刀霜剑的凛冽。 几块巨石矗立在半山腰,看着好像是几尊巨大的雕像般,稳重而又安详。 玩单反的都是这德行,全然不顾身上的新棉衣,趴在石头上按快门。起来后拍拍身上的雪,自嘲一句:“今天回家要驼骂了”。 驻足喘气。回头眺望,群山起伏绵延地奔向远方。 上山的路上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原以为只有我们这些“发烧友”会在这大冷天钻到山里找乐子,却不知还有一群不怕冷的“食客”,携老背幼地上山喝酒呢。新干人叫“做春客”。 瞧这两母女,踩冰踏雪毫不在意, 还有这两父子。问他们冷吗?不冷!不冷! 我们一行在这一步一滑的山路上踟蹰了两个来小时,总算快到燥石了。 美丽的德华峰就在眼前,比刚才在山下看到的少了几分神秘却多了几分雄伟。 山顶上是一片冰雪世界, 林下积雪覆盖, 枝梢披着冰铠; 山泉不再潺潺, 油茶挂着冻凌。 路边的巨石也附上了一层冰壳,看上去油光水滑的。 只有这遒劲的枣树,傲风斗雪,戟指苍天! 所谓“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说的就是这种意境吧(唐 元稹) 这是燥石村委会辖下的大街上村,约莫有十多户人家。刚才碰见的那伙“春客”的目的地就是这里。 绿树红墙白屋顶,雪后的小山村显得十分的安闲和宁静。 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在燥石、黎山等地随处可见。 看这被雪覆盖了的梯田!苏轼有诗:“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看样子又是一个好年景了。 再来一张。在这么陡的山坳里种田,劳动强度之大是不难想象的。 都说高山多怪松, 原来这怪松是被冰雪和北风“拧”出来的啊,哈哈! 瞧这棵,尚未成材就被“拧”成这样,长大后不怪才怪呢。 不仅是松树,还有油茶、 酸橙、 棕榈、 桐籽、 李树……., 山顶上的一切,都在经受着严寒的考验! 看这花,前几天还开的潇潇洒洒,这下却冻成了“冰凌花”。太心急了总是要出错的。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宋 杨万里)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 韩愈) 从大街上沿山脊前行约莫3华里,就是燥石村了。进村的这条路坡度近30度,冰雪覆盖着。如果摔倒,就将一路“滚”进村去!还好,我没有摔倒,呵呵。 村头立着一块石牌。这个字读(zhao),但我查了现代汉语大词典,没有这个字。大家也只好用“燥”来代替了。 燥石村不大,百十户人家挤在约莫100来亩大的山坳里,显得凌乱而又拥挤。 逼仄的街巷里积雪很深, 近几年,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进城了,守在家里的往往是老年人。。 在村里转了几圈,整个村庄静悄悄的很难见到人影, 只看见这位出门扔垃圾的老太太, 还有这两条狗。 不过这挂在外面的衣物和贴在门上的对联告诉我们,村民们都围坐在火塘边 “灹火”呢(念作za,烤火的意思) 穿过村庄绕到村后的山上, 山上却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的景象。 德华峰就在眼前。天上彤云翻涌,耳边北风呼啸。北风卷起细细的雪粒,扎的人脸上生痛。 不禁想起孟郊的诗:“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纹,短日有冷光”。不过这北风叫的不是枯桑,而是松杉。 四处的乌云合拢来,天上又开始飘起细细的雪花,该准备下山了。 下山路边的小景致也挺有味道。 回头再看德华峰,还是那么迷人! 申生制作 谢谢观看 甲午年正月 * * *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