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dxy好多年了,这些年陆陆续续回复了一些帖子,可是回来回去,发现大家提的问题,还是那么几个,没有从根本上有所提高,确实出乎意料。看过很多总结经验的帖子,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要么抄书本,要么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东西,新手参考这些当然难获进益。实在受不了,这些混淆视听的东西,本人把这么多年的回复,略作整理完善拼凑成《WB实战指南》,欢迎行家批评指正。首先,摆摆自己的经验。鄙人做WB有8、9年了,平均下来两天跑一张多的蛋白胶;文章嘛,凑数的单篇有上24+,一作单篇15+(系国内完成;注:当年的IF,现在逐年递减没个标准)。其次,由于一些机缘的因素,在实验室WB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很多靠自己摸索;说实话,碰了一鼻子灰,差不多能碰到的问题都经历了,因此我敢写这样一个咚咚给大家分享。再次,我再强调一点,对我们这类人来说,实验结果的可靠、漂亮已经不算一个要求;如何缩短操作时间,使实验进行的更有效率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因此本文会针对两个普遍采用的却可以看成浪费时间的操作,Bradford法蛋白定量和立春红染膜做专门批判,这在以前的WB操作指南是绝无的,甚至叛离被视为经典的分子克隆。——可是,请记住,经典是人定的。话不多废,开始:样品制备:变性条件——SDS LB直接裂解:用常温或者高温预热过(预热更有利于阻止蛋白水解或者磷酸酶去磷酸化,但容易遗忘,LB久煮某些性质会改变)的1*SDS LB(或者略高1.5*)直接加到细胞或者组织上并煮样。通常6孔板细胞80%以上密度,需200ul,其他按平板面积比类推。通常条件下,SDS LB都是过量的(因此不一定要严格参考SDS LB稀释比);如果SDS LB不够,样品核酸、蛋白浓度过高时,煮样后会发现tip吸不上来,非常粘、一砣一砣的,很容易堵住tip。这时候常规做法有两种,1. 再煮5min。常规煮样时间3-5min,样品过浓时就煮10min;2.如果10min煮样后,仍然吸不起来,才适当增加SDS LB,继续煮;也可以对样品进行超声。煮样时间若过长,蛋白会凝固,此时以失去继续WB的意义,请丢弃(判断标准:出现明显的蛋白沉淀和水分层)此方法的缺点,SDS LB煮过的样品如果用来做IP,需要特殊方法,因此,这种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有使用局限。非变性裂解法(不讨论诸如核抽提、亚细胞器分离等等了,其实类似)裂解细胞请尽量冰上操作,减缓酶解作用。俺前boss nature文章上的裂解液配方是:20mM Tris/HCl, pH7.6, 100mM NaCl, 20mM KCl, 1.5mM MgCl2, 0.5% NP-40 and protease inhibitors (20μg/ml leupeptin, 10μg/ml pepstatin A and 10 μg/ml aprotinin)(此裂解液可用于抽提核蛋白),其中蛋白酶抑制剂很复杂也很贵,其实用0.5mM PMSF替代这三种就好了;如果还要做磷酸化蛋白,加1mM Na3VO4(现加现用),10 mM NaF, 1 mM Na3VO4, 50 mM beta-GP。此方法的优点:NaCl浓度略低于生理状态,保证裂解细胞的方式较为温和,便于随后的IP等试验。其他Na盐浓度的细胞裂解液也很常见,诸如0.15M(生理盐浓度)、0.3M、0.6M(高盐系列,裂解细胞时染色体会析出,细胞碎片和沉淀非常粘稠)及0.8-1.2M;0.3M及以下适合IP试验,0.6M及以上适合纯化蛋白,尤其相互作用较强的复合体,要得到纯化的一些复合体的组成蛋白一般采用极端的高盐裂解细胞。用于核蛋白的裂解的原因是0.5% NP-40,用于破坏核膜结构;可用到1%,但此时染色体会析出,沉淀粘稠。组织块裂解:组织块较大用匀浆的方法最合适,现在有不少转头很小的匀浆器。当组织超微量的时候,比如50mg新鲜癌组织,我采用的方法是1. 低温(剪)搅碎,成肉糜状。2. 锡箔纸包裹好,放入少量液氮,快速敲击(控制力量,尽量避免弄破锡箔纸),进一步破碎;反复多次。3. 用上述细胞裂解液回收。分泌型蛋白富集: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收集上清液用于WB检测;如果含量过低,需要用TCA沉淀富集。理论上,从普通培养基中收集分泌蛋白,此时对细胞生长条件的影响最小,是最佳的实验条件;但是这存在隐忧。因为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含有非常丰富的BSA(牛血清白蛋白)之类的蛋白质,除非你进一步分离纯化,否则直接用这种样品去WB会有非常大的麻烦,尤其当你的蛋白在60-46 kDa之间的时候;用“任何”抗体去检测这一区间的蛋白,会有一片非常强的信号。因为此区间蛋白(主要是BSA)浓度过于富集,会非特异性粘附“任意”抗体,从而最终被识别。同理,采用SDS LB裂解细胞制备样品前,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