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翻译中的文学形象变异与创造式想象
摘 要:本文根据形象学的理论探讨《红楼梦》翻译中的形象变异问题。由于创造式想象的不可避免,文学翻译中的形象变异是合理的,对提高译作质量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这种变异应该以对原作的准确理解为前提,任何主观任意的变异都会带来令人啼笑皆非的后果。关键词:形象学;创造式想象《; 红楼梦》翻译;形象变异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imagologie, discusses the variability of image, which i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s reasonable because of inevitable creative imagination and is significan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lation quality, but any arbitrary magination will involve fantastic consequence if against the prerequisite of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imagologie, creative imagination,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variability of image
引言
本文所论文学形象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指文学作品的生活图景、意象,也指人物典型。文学形象不像雕塑和绘画一样具体可感,它的解读、理解以及翻译,全凭译者的想象。译者通过阅读原文,不断地在头脑中储存各种图式,然后把头脑中储存的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的形象,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将这种形象表达出来,这就是文学翻译。法国著名哲学家保尔·利科(Paul Ricoeur) 把想象分成两种,一种是“再现式想象”,另一种是“创造式想象”。“再现式想象”指的是使人把异国形象视为人们所感知的那个异国复制品,而“创造式想象”认为作品中的形象主要不是被感知的,而是作者创造或再创造出来的。文学翻译中的想象是创造式想象。法国形象学教授达尼埃尔·亨利·巴柔(Danial Henri Pageaux) 指出:翻译是形象学研究领域之一。作者是形象的制作者,翻译是形象的再制作者,译者与原文形象是“我者”与“他者”的关系,出于各种原因,译者会有意无意否定“他者”形象。因此,尽管“信达雅”、“等值”、“等效”等翻译理论为理想的译文提出了理论依据,但是,面对诸多因素的干扰,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无法实现原文与译文完美的重合,无法复制原文的形象。于是,一千个翻译家笔下就可能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林黛玉。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到现在已有10 余种外文译本和节译本,其中有两本较为完整而又影响较大的英译本:一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ADream of Red Mansions (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 Beijing ,1978) ,二是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s) 翻译的The S tory ofthe S tone (Penguin Books Ltd. 1986) 。这两本译作整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不管是中国译者还是外国译者,在《红楼梦》的翻译中,由于想象活动的干扰,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译文文学形象的变异。
先入为主的观念引起形象的变异
每个民族文学中都有某类人物的艺术典型,如西施是中国美女的典型,孔明是中国智者的典型。这种艺术典型因为长期存在于人民的情感世界里,因而它有了固定的为全民族认可的形貌特征,形象学(imagologie) 称之为“全形象”或“社会集体想象物”。“社会集体想象物”是在一个社会、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总体范围,借用形象、描述等方式表达了这一定义和想象的方法。译者是社会的人,与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觉不自觉地从自己所处的文化大背景来解读异国的语言、文化、社会、历史,无论他有多么强烈的批评意识,都不可能绝对脱离集体无意识的樊笼。他一定会站在本国“社会集体想象物”的角度来审视异国形象,干扰形象图式的改造、冶炼和新的形象的重新组合,引起形象变异。如:
例1 :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霍克斯译:“This Dream of Golden Days”,意思为黄金时代的梦忆。金玉象征富贵,但在此处指宝钗和黛玉,宝钗嫁宝玉,宝玉却出了家,故悲之;黛玉泪尽夭亡,故悼之。霍译为“The Dream of Golden Days”,悲金悼玉的意思没有译出来,是漏译,还是作者认为与后面的“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的翻译“The Dream of Golden Days”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doc VIP
- ACS880 FPNO_21_PROFINET IO通讯调试指导.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含期中期末及答案.docx
- BH207 GL 12 050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副本.docx VIP
- 中小学幼儿园基孔肯雅热健康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版社区两委考试题目.pdf VIP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pdf VIP
- 2024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2024年无锡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