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内容理解整理.docVIP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内容理解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内容理解整理

八年级上册课文要点 一 新闻两则 毛泽东 新闻(消息)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并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它叙议结合,语言精练,详略得当。例如作者在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了一段简短的议论,指出了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报道了解放军解放南阳的消息,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辉煌战绩,反映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它语言精练、鲜明生动,结构严谨,用词准确,气势磅礴。例如,作者精心用词,运用了很多军事术语,但由于处理得当,读来不仅没有生疏和单调之感,反而觉得很有气势。 二 芦花荡 孙犁 小说 《芦花荡》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芦花荡里的一则感人故事。文章通过对“老头子”智斗“鬼子”的英雄行为的描写,反映了冀中军民艰苦的斗争生活,乐观勇敢的战斗精神,以及他们崇高的品质,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1、文章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如“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写出了老头子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则表现出老头子的乐观自信。2、它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紫色的丝绒”等,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也给战斗增添了诗情画意,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三 蜡烛 西蒙诺夫 通讯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以“蜡烛”为线索,写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1、文章用细腻的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展示人物内心世界。老妇人从头至尾没有说过一句话,但对其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对苏联红军战士深沉而强烈的爱以及对失去生命的战士的悲痛与敬意。2、课文还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衬托任务。例如,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为人物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渲染了当时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也写出了敌人的疯狂,突显了老妇人的临危不惧、不顾个人生死掩埋烈士的感人行为。 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书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作者雨过借巴特勒上尉让他对所谓“胜利”捧场之机,以书信的形式,痛斥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表达了对中国遭受劫难的同情,同时还充满了对代表东方艺术和亚洲文明的圆明园的赞美之情。 1、作者使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圆明园的美景,在表达对圆明园的赞美同时,还能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无限遐思。2、课文还使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主题。如作者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其劫掠焚毁进行对比,将欧洲人的“文明”与中国人的“野蛮”进行对比,表达了强烈的爱憎感情。3、文章还使用了大量反语,极具讽刺意味。 五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亲爱的爸爸妈妈》以“我”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1、文章选材得体,详略得当。如选择西德作家与“日本人”来对比,突出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引用恰当增强感染力。如标题引自孩子们的呼唤,让人心生对死难者的无比同情。2、文章语言凝练,意味深长。 六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散文 《阿长与山海经》 记叙的是一个在作者童年生活中很有影响的人物——阿长。作者紧紧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来刻画,从两方面来写她的性格。一方面是她让人讨厌、不耐烦的性格;另一方面是让她产生“特殊的敬意”而具有“伟大的神力”的性格:“长毛”的故事和买《山海经》。经过两方面的描述,刻画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劳动的妇女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 1、课文详略得当,中心突出。文章详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事,以此突出她善良热情的性格,而对其他的事则都一笔带过。2、课文先抑后扬,人物形象刻画逼真、生动。 七 背影 朱自清 纪实散文 《背影》通过对“我”在祖母亡故回家奔丧之后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1、本文构思精巧,结构精美。作者通过“背影”,将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在一起,反复照应题目,前后呼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使文章浑然一体。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中写回家奔丧,在南京游逛等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事,一笔带过,而送行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