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生物实践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生物实践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东莞市中堂中学(东莞市中堂镇新兴路53号)
黎艳莲 0769摘 要: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大量搜集生物教材中和学生身边耳闻目睹的环境教育素材,以此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内、课外环保实践活动,这样可收到既教育了学生又培养了学生能力的双赢效果。
关键词:搜集素材 实践活动 环境教育
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教材中具体内容的展开也大都围绕人与生物圈,引导学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这也就是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所在。本人从事几年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已证明: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环保知识传授,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的讲解,还可以多结合学生身边耳闻目睹的素材,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内、课外环保实践活动,这样可收到既教育了学生又培养了学生能力的双赢效果。
1、搜集生物教材中以及学生身边的环境教育素材。
1.1.教材中环境教育素材的搜集。
本人详细翻阅了初中生物学的四本教材,并且一一加以研究,发现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真不少,几乎在教材的各个章节、各个方面都涵盖了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了环境教育和环保实践活动,如下表所示:
主题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 生物圈各成员的关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分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作用。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 四大难题:粮食、人口、环境、资源,重点是环境问题。 生态平衡 1、人为因素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破坏。 2、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生态平衡的调节。 环境污染 1、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2、滥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3、大量施用农药,丢弃废电池,造成土壤、水体污染等。 外来生物入侵 引进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环境保护 1、认识生物多样性及其面临的威胁和原因,了解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懂得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长期性,懂得从我做起,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了解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规文件。 2、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发展自然资源,朝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3、建立自然保护区及相关环保措施。 植物的主要
类群 藻类植物 其产生的氧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苔藓植物 其对二氧化硫气体十分敏感,可作为检测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裸子植物 其中的珍稀种类:银杏、银杉、水杉、珙桐等。 被子植物 开花结果,可美化环境。 植物的生长 施用农家肥,不会污染环境;施用化肥,过多会破坏土壤性质,被冲刷到水中,导致“富营养化”现象。 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根系牢牢抓紧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植物的蒸腾作用 “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 3月12日”我国植树节活动。 有机物的制造与分解 绿色植物利用自身呼吸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从而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动物的主要
类群 环节动物 蚯蚓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鱼类 珍稀动物:中华鲟。 两栖动物 青蛙是“农田卫士”,消灭农业害虫,我们要保护青蛙。
珍稀动物:小鲵、大鲵。 爬行动物 蛇是田鼠的天敌,珍稀动物:扬子鳄。 鸟类 保护鸟类,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爱鸟周活动。 哺乳类动物 我国的珍稀动物:金丝猴、熊猫、白鳍豚等。 动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防治。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赤潮的形成。 腐生细菌、腐生真菌 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讲究呼吸卫生,要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要养成不随地吐痰、不吸烟的良好习惯。 神经系统的保护 噪音对听觉的影响,禁止燃放烟花鞭炮和禁鸣机动车喇叭的意义。 泌尿系统的卫生 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生态厕所的建立。 合理营养和食品卫生 结合环境污染、食物污染等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食品中毒的预防方法,认识“绿色食品”。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造成生物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从上表可见,教材是紧紧围绕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无处不在地渗透了环境教育的意念。
1.2.学生身边环境教育素材的搜集。
除了大量搜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外,本人还从学生身边耳闻目睹的环境事例入手,一一搜集过来作为环境教育的素材,如:
﹙1﹚2005、2006年珠江口两次特大咸潮。
2005年1月和2006年2月,珠江口出现了近20年来两次特大的咸潮灾害,珠海、中山、广州、东莞等地的供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悉,这两次咸潮来势汹汹,主要原因除有天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