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增分突破二讲义.ppt

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增分突破二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增分突破二讲义

④开始发现有一只笼子,是小学吧,我学了“笼”字,真有意思,为什么把一条龙关在竹部首内就叫“笼”?老师只说这玩意儿是用来关东西的,当然,关会动的、活的东西。这还用讲吗?死的、不会动的东西需要关吗?可是我仍然不懂,龙,那么庞大的玩意儿,用竹子或竹蔑编的东西就能把它关得死死的?老师说。“笼”就是“笼”嘛,问那么多,会写没?不会写要打手心。可是,我受了一点打击,龙不是很厉害的吗?用竹子就能关,到底龙厉害还是竹子厉害? ⑤我又问老师,鸡笼、鸭笼这我懂,那么,人住在屋子里算不算“笼”?老师说,傻瓜,人住的地方叫“屋”。 ⑥算术课教到“鸡兔同笼”,我又不安分了。当然,这种几只鸡几只兔的算术根本难不了我。可是,为什么要把鸡、兔关在一起?它们一定吵架的。老师说,傻瓜,这是“假设”的嘛。可 是,我又“假设”了:如果把鸡、鸭、麻雀、火鸡、鹅、燕子全部关在一起,算不算得出笼子里有几只鸭、几只麻雀?我没敢问老师,因为这些全部是两只脚动物,而且不止两种动物。我想,还是快点毕业上国中,听说国中会学方程式之类的,说不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⑦至少在上国中以前,我不再想“笼子”问题。那时候我最向往的是上台北,每年暑假我有机会上台北玩,可是必须等割稻、晒谷等农忙之后。有一回,农稼完毕,可以上台北了,却莫名其妙刮台风误了行程。阿嬷说,要去可以,先把田里的竹叶、竹枝刺、石头捡干净再说。台风过后田里的积水冷滟滟的,我赤脚捡得很勤快,偶尔直腰看着透亮的蓝空,那么广阔,我感动了,心里冒升一股热情:我要去台北!我要去一个更广阔、更无边的世界,我一定要。 ⑧十五岁,我拎着行李上台北了,像一个跨出家门即不准备回头的孩子,像一个征服者。因为,我相信没有一件事、一个地方是我无法征服的。 ⑨后来,我知道“笼”字只是个形声字。换言之,不见得关的是龙,鸡、鸭、兔可以关,人也可以关。最早是竹子做的,现在可不一定了,石头、木条、钢铁、水泥……甚至是某种肉眼看不见的材料。更重要的是,不只关活的,死的也得关,譬如“棺材”。 ⑩台北没有征服我,我被自己困住了;当我发现台北只是个大笼子,而人生好像是由很多个笼子组合而成时,我被“一生仿如一场牢狱”的感受打败了。我想挣脱,可是不知笼子的出口在哪里。 ?又来了,笼子的思考。我想,鸡、鸭、麻雀同笼的问题还好解决,这有复杂的多次多元方程式可以算。但,如果笼内关的是一群人,什么方程式可以算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如果自生至死是“时间之笼”,什么样的斧头可以破? ?我又想,若无法破笼,那么笼子的形状就决定我们观看世界的视野。井底之蛙看到的天是圆饼形,木条笼内的人看到的天是一连串长方形……;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只有圆饼形人、长方形人、三角形人…… ?既然都得关入笼子,那就自己造一个吧!于是,我以创作建造自己的笼子,这笼子必须很大,容纳得下圆的、长的、扁的……各式各样的其他小笼,又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想,一个人要挣脱笼子是不可能的,但是,总可以自己决定笼子的形状、大小、材质吧?最重要是,不能关错笼子,必须选一个自己最爱的,在里头焚烧生命,即使风餐露宿、水潦火劫也不悔。 ?我快乐起来,因为,我有能力建筑自己的大笼子。 ?现在时刻十二点整,如果这篇文章也算个小笼子,的确依照计划竣工了。我把你们关在笼里四十九分钟,现在放你们走。 (选自《微晕的树林》) ★阅读第⑨段,请简要分析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 本段文字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回答了“我”小学时对“笼”的疑问;启下,增加了“笼”的内涵,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本段文字在结构上起到了由实到虚的过渡作用:前面都写的是实的“笼子”,本段后主要写的是虚的“笼子”,表现了自己对生活、人生等的深入思考,使文章的内容进一步深化。 二、如何解答思路、构思和材料安排题 1.分析整体结构和构思 (1)分析线索在文中的作用: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散文中可以用来做线索的事物很多,人、物、情、理、时、空等都可以。一般而言,线索都有语言标志,它在文中反复出现。 (2)看思路特点。在对全文内容、层次梳理后,再看它在写作顺序上有何特点。如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等。 (3)看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特点。如开头的倒叙,中间的衬托对照,结尾的以景结情等。 (4)个别情况下可考虑选材上有无特点。如大量引用诗文等。 2.分析全文内容的安排和组织 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什么时候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既决定于主题,也决定于文体类型和文本手法特色,答题时一般考虑以下方面: (1)受散文文体特点尤其是具体散文类型及手法的制约。如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如游记散文,一般以游踪为线索、顺序去写;状物散文的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 (2)出于结构安排的效果考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