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讲义.ppt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讲义

拓展 正确认识贷款消费 (1)从消费对象看,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2)从消费群体看,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3)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4)从意义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命题预测 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3%。同期,国内旅游消费1.65万亿元,增长14.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推断出(  ) ①享受性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主体 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完善 ③我国居民生存资料消费总量逐年下降 ④居民收入提高是消费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解析答案 解析 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收入日益提高,享受性消费增速较快,消费结构不断改善,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观点不符合实际。 答案 C 1 2 3 2.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文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  ) ①消费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②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③共享改革成果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标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C 1 2 3 答案 3.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一个要点。2015年上半年,在经济增速放缓、出口不畅的形势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下半年,我国继续采取多种措施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推动消费扩大和升级,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为了激发国内经济发展活力,国家还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使创新创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 1 2 3 答案 返回 答案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3)科学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 (4)加快生产创新,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5)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适度消费。 1 2 3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浙江高考,24 2015·安徽高考,38(1) 2014·江苏高考,5 2013·上海高考,16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理解。也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考向1 区分四种消费心理 典例4 (2013·上海高考)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 推销良机 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 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 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 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 解析答案 解析 漫画中汽车销售商迈克之所以认为现在是向鲍威尔推销新车的良机,关键是他的邻居刚买了一辆,这正是基于鲍威尔的攀比心理。A、B、C都与材料无关。 答案 D 跟踪训练4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据此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正确的是(  ) A.企业高薪聘请影视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B.企业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私人定制模式——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C.企业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利用消费者的求实心理 D.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新产品的质量——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 解析 A是从众心理,B是求异心理,C相比D来说更是求实心理,故选C。 C 解析答案 方法点拨 考向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典例5 (2015·浙江高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解析答案 解析 合理的求异消费,可以提倡,故排除A。 材料中经济现象是求实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