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江西泰斗姚荷生专用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江西泰斗姚荷生专用课件

姚 荷 生 (一) 寒热辨析 (二) 六因辨证 谢 谢 ! 3)寒邪直中: 肾阳素虚,寒邪乘虚直入,以致怕冷发热而脉反现沉,小腹剧烈作痛——治法宜温经散寒,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兼气分) 或肝血素亏、或妇人恰遇经期前后而感受外寒,表现怕冷发热不高,手足清凉发麻,脉现沉细,少腹剧烈作痛——治法宜温经散寒,如当归四逆汤之类。(兼血分) 3.受暑辨证 1)暑热: 夏季炎热,在烈日下劳动,或高温作业,热气太甚,出汗太多,耗气伤津。 出现发热头痛,烦躁,口渴,尿少赤热,气促,出冷汗,突然昏倒等中暑证状。抢救时,唇红、目红的为热仍盛,宜芳香开窍——如人丹、痧药之类;唇淡面白的为阳虚,宜温阳救逆——如黑锡丹之类。 2)暑湿: 夏季湿气很重,加之夏季接触生冷和不洁的饮食较多,暑病经常夹湿而侵犯胃肠。 出现发热常伴有身重倦怠、胸闷、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便不利等证状,近似急性肠胃炎——用药如藿香正气丸。 3)风暑: 夏季日间炎热,夜卧不免贪凉受风。 好象怕冷,又好像发烧,脱掉衣服嫌凉,穿起衣服又嫌热,皮肤灼热无汗,日夜烦躁不安,口渴,尿少赤热。 ——法辛凉兼清,如鸡苏散、或新加香薷饮之类。 若兼咳血胸痛,脉浮弱数,舌尖红,苔薄白,为风暑初步侵犯营分。 ——法宜辛凉清解,如清络饮之类(西瓜翠衣、荷叶边、银花、扁豆花、竹叶,加茅根)。 4)暑风: 常在八、九月间,初起怕冷,接着高热不怕冷,或身热手足厥冷,头痛(小儿不知自诉,囟门未合的小儿有的会饱满鼓起),颈强直,有喷射性呕吐,手足抽搐,口眼歪斜,神识昏迷。面色隐红,如果面色苍白,则病情更重。舌红苔白或黄,有的滑腻。脉初起浮濡,后来有的弦数,此为暑温发痉。 此属于暑热入营引起肝风内动,并不纯属外风,所以又简称暑风。以上症状常见于乙型脑炎等病情。 治法宜清瘟败毒散加全蝎等清热兼祛肝风。 4.伤湿辨证 湿的来源很广,气候如夏季潮湿太重,雾露伤人,环境如居住潮湿,其他如淋雨、涉水,汗出沾衣、汗出骤然投入冷水洗浴,以及饮食不洁等等,都会引起伤湿致病。 因为湿的特性是潮润缓慢,所以往往起病缓慢,病程也就较长。湿邪浸润可以弥漫三焦上下内外,湿易与其他病邪结合,同时它牵涉的病变也很广。 现在仅按照常见的侵犯部位,以及它经常结合的病邪的辨别方法,分别简单叙述。 1)伤于上部: 往往兼挟风气。出现鼻塞声重,说话如从室内或瓮中发出,自觉头部沉重麻木如被布裹,胸部发闷,咳嗽声低,痰多色灰暗。——用药如蔓荆子、藿香、佩兰之类。 2)伤于肌表: *风偏重——发热汗出怕风,全身沉重倦怠,宜疏风胜湿,用药如防己、防风、黄芪之类; *湿较重——兼浮肿麻木,宜兼淡渗利湿,用药如防己、茯苓、苡仁之类。 *夹有寒——还有怕冷发热、肢体疼痛,发作比较剧烈,宜兼辛温,治以九味羌活汤之类。(风寒湿) *夹有热——发热较重,关节红肿灼热,治法宜兼辛凉,宜秦艽、桑枝之类以祛风湿,再加紫花地丁、白鲜皮等以清热毒。(风湿热) 3)伤于腠理: 往来寒热,发作有时,或一日一发,或隔日一发,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为寒湿较重,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为湿热较重(前者宜荆防败毒散,后者宜柴胡达原饮) 。 4)流注关节: 以骨节疼痛为主,有的关节红肿灼热,有的兼有腰痛,阴雨发作较重,若长期留着不除,则为痹证(风湿性关节炎)。 主要由于风寒湿三气相合而成。风偏重的痛时游走不定称为行痹;寒偏重的剧烈疼痛怕冷特甚称为痛痹;湿偏重的痛时固定不移麻木较重的称为着痹;有的风湿挟热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称为热痹。 治法风偏重者如独活寄生汤,寒偏重者如甘草附子汤,湿偏重者如活络丹,挟热者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之类。 5)兼入脏腑:(参看脏腑辨证) (1)兼入肠胃: *恶寒发热伴发脘腹闷胀作痛,呕吐泄泻,证似胃肠炎 吐泻物比较清稀的为寒湿较重,治宜苦温如平胃散; 比较秽浊的为湿热较重,治宜苦寒如葛根芩连汤。 *若兼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出现红白为痢疾 红多多属热重,用方如白头翁汤; 白多多属湿重用方如胃苓汤加减。 *湿热蕴积较深,初起微恶风寒,渐渐久热不退,神识蒙混,午后热盛,神昏谵语,脘腹胀闷,大便溏而不爽,或不大便,甚则深入血分而大便下血为湿温(以上诸症在肠热症中可经常见到) 5)兼入脏腑:(参看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