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VIP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围剿 侥幸 角色 B.拂拭 嗜好 卜筮 C.炫目 逊位 徇私 D.秉持 屏除 濒危 2.下列各组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险相环生 目不暇接 B.嬉笑怒骂 青山绿水 C.栽赃陷害 芸芸众生 D .步履蹒跚 真知灼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B.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没等会议结束,他就径自离开了。 C.一旦申报成功,中山装的保护工作必将更加受益。 D.季老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数种语言,这使得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天色渐暗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B.他认为,“高考移民”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高考录取分数的巨大差距。 C.丰厚的传统文化给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D.科学家研制出的新型传感摄像机,可以探测到受测人是否在说谎。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由于工资低、待遇差,春节过后,众多零售企业出现了一线员工 的状况。 (2)罗贯中在民间群众创作的基础上,接受了其中的人物 ,并注入了自己的心血。 (3 )徐州市邵集镇设立村、镇两级“计生接待室”,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生计信访矛盾 在基层。 Α.紧俏 原形 化解 Β.紧俏 原型 调解 C.紧缺 原型 化解 D.紧缺 原形 调解 6.下列句子中,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 A.请您来做报告,想必你会感到很荣幸。 B.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工夫,太抱歉了。 C.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先等一等。 D.老大爷,您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 7.“高山流水遇知音”讲述的是以下哪两个人的动人故事 ( ) A.钟子期与俞伯牙 B.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C.管仲和鲍叔牙 D.陆游与唐婉 8.从常见的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②郡之贤于士大夫请于当道 ③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④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10.下列对王实甫《长亭送别》片断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前四句,写秋天、秋地、秋雁,天碧、地黄、风紧、雁飞,有声有色,动静相间;既是写秋天的实景,又暗含着离人的伤感 B.前两句,由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四句演化而来,同为离别渲染气氛。 C.“染”“醉”二字,不仅把外来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 D.最后运用设问句,先暗含中点明别离的具体时间“晓”;然后借景抒情,一问一答,是离人的泪染红了遍野的霜林,读来催人泪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