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来文综试题的命题情况看2006年历史高考复习的思路.pptVIP

从近年来文综试题的命题情况看2006年历史高考复习的思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近年来文综试题的命题情况看2006年历史高考复习的思路

* * 2006年阅卷心得 海宁一中 盖文斌 2006年高考卷历史主观题部分的整体状况 0.43 22.54 52 总计 0.35 4.95 14 39题(2) 0.51 3.07 6 39题(1) 0.56 7.81 10+4 37题(3、4) 0.33 3 9 37题(2) 0.41 3.71 9 37题(1) 难度系数 得分 分值 题号 教师对试卷难度的感觉与客观结果的差距悬殊 试题得失分具体分析 37.(32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命题立意解读 文明为主线的历史观 民族交流与融合 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试题得失分具体分析 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难度 0.41 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试题得失分具体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 难度0.33 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试题得失分具体分析 材料二: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分) 难度 0.45 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试题得失分具体分析 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难度 0.78 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 交流、融合、发展、吸收、兼收并蓄等 试题得失分具体分析 39.(20分)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逼迫下,清政府被迫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加强. 命题立意解读 通商口岸对中国的影响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试题得失分具体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6分) 难度 0.51 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试题得失分具体分析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同上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14分) 难度 0.35 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学生答题失误分析及对策 A.审题不清 B.史实混乱 C.表述不清 D.字迹潦草 E.超出区域 复习中的指导思想 A.以纲为纲 B.以本为本 C.以生为主 2006年阅卷心得 海宁一中 盖文斌 学生答题失误分析及对策 37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该题目中有时间限定性的引导词,这一类除时间还有国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