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修辞
第六章 修辞 主要学习内容 第一节 修辞概述? 第二节 语音修辞 第三节 词语修辞? 第四节 句子修辞 第五节 修辞格? 第六节 语体、语言风格与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述 一、什么是修辞 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为增强表达效果,对语言要素进行选择、加工和调整的言语实践。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 二、修辞与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的环境。 适应语境的变化,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是修辞的基本原则。 语境包括两个方面: 语言的内部环境,主要指上下文。 语言的外部环境,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河北队出线希望渺茫,它在第二轮比赛中虽以三比一战胜了山西队,但辽宁队却以二比○打败了它。 好好儿走,别跑,小心摔交! 三、修辞与语言要素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毛泽东《实践论》) 这次考试将在星期二举行,地点是3号楼102教室,时间是三个小时。由于这次考试难度很大,被很多考生称作是过鬼门关。 第二节 语音修辞 通过对语音的选择、组合和调整来增强语言表现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一、音节匀称 一般要求单音节与单音节相配,双音节与双音节相配,四音节与四音节相配。 扫街——打扫街道——﹡扫街道——﹡打扫街 租房——出租房屋——﹡租房屋——﹡出租房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二、声调抑扬 春天鲜花开。 春天到,鲜花开。(平仄相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个个争做文明人,五好家庭户户创。 五好家庭户户创,个个争做文明人。(偶句多以平声结尾) 三、韵脚和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这是一首绝句,一、二、四押韵:ao 四、声韵协调 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 她具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第三节 词语修辞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从表达的需要和特定的语境出发,选择那些最准确、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一、同义词语的选用 (一)理性意义的锤炼 第一,语意的轻重。 绝望 蔑视 违反 恳求 竭力 盼望 (程度重) 失望 轻视 违背 请求 努力 希望 (程度轻) 第二,语意的范围大小。 品质 节约 事情 友谊 (范围大) 品德 节俭 事故 友情 (范围小) 第三,搭配的适用对象不同。 优良 充分 交换 稳定 优秀 充足 交流 稳固 (二)附加意义的锤炼 第一,感情色彩不同。 鼓励 称赞 (褒义) 煽动 奉承 (贬义) 前程 (褒义) 前途 (中性) 充满 (中性) 充斥 (贬义) 第二,形象色彩的不同。 爪牙 舌战 火红 (有形象性) 帮凶 争论 鲜红 (无形象性) 第三,语体色彩的不同。 多少 老家 孩子 见面 串门 听说 (口语词) 若干 故乡 儿童 会晤 拜访 获悉 (书面语词) 第四,时代色彩的不同。 “邮差”、“剃头匠”、“清道夫” “邮递员”、“理发师”、“清洁工” 二、反义词语的选用 伟大就寓于平凡之中,正像种子就藏在果实之中一样。沙粒构成了山,水滴汇成了海,平凡孕育了伟大。(秦牧《面包和盐》) 硬着陆/软着陆 升温/降温 输血/造血 牛市/熊市 夕阳企业/朝阳企业 阳光操作/暗箱操作 三、寻常词语的推敲 (一)实词的选用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孔乙己》) (3)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鲜,头发梳得更光滑,首饰擦得更明亮,官粉搽得更匀称,不由青年们不跟她转来转去。(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4)读书人受奖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鲁迅《不应该那么写》) (5)黛玉……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做什么?”(曹雪芹《红楼梦》) (6)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朱自清《匆匆》) (二)虚词的选用 井奶奶: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