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上思品校本作业本
第一单元 塑造自我
1.1 自尊自信
一、单项选择题
1、升入初中以后,同学们往往比较注重外貌的修饰、言行举止的文明,在意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评价,这主要源于同学们开始( )
A、希望别人了解自己 B、期望他人尊重自己
C、关注自己的形象 D、渴望别人的表扬
2、下列称得上自尊自信的表现有( )
①自视过高,自大自满 ②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③毛遂自荐 ④有志者,事竟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七年级学生小林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里,转学到了新学校。看到周围的同学多才多艺,穿着漂亮,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抬不起头来。你认为他的表现是( )
①自卑心理 ②自知之明 ③没有长处和优势,所以不自信
④没能科学地发现自己的长处而不自信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4、“人无耻,无以立。”这句话是说( )
A、有了羞耻心,人才可以有尊严地生活 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
C、人不可以有羞耻心 D、没有羞耻心,人就不能站起来
5、清朝有位官员叫叶存仁,有一次,一位手下趁夜黑给他送礼,他严词相拒,并写下了“不畏人知畏天知”的千古警句。这表明( )
A、自尊的人不需要去管别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B、自我承认往往比他人和社会承认更重要
C、自尊的人不会做有损自己名誉、人格的事
D、收礼只有被人知道后才有损自己的自尊
6、小学时,小丽是大队长,小芳是大队委员,上初中后,小芳被选为学习委员,小丽却落选了。期中考试时,小芳的总分又超过小丽3分,小丽气哭了,发誓再也不理小芳,同学们都说:小丽真有自尊心。这种观点( )
A、肯定小丽的做法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护自己的表现,是正确的
B、肯定了小丽是一个自尊自信的同学,是正确的
C、肯定了小丽是一个自尊自爱的同学,是正确的
D、否定了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的本质区别
7、小康在期末考试时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并予以制止,责令其退出考场,一开始,小康还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后来,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流下了悔过的泪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小康当场被老师批评教育很没“面子”
B、小康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是维护自己的自尊
C、小康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
D、老师的行为破坏了小康的良好形象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C D、要有自尊就不能有羞耻感
?A、自尊自信的表现??????????????????????? B、自傲自负的表现
?C、严重自卑的表现??????????????????????? D、虚荣心严重的表现
10、据调查,当代中学生中,有不少同学曾用自己的零花钱或父母的钱,给同学购买生日礼物,一般是50元左右。他们认为不送礼物或礼物太便宜会让同学“瞧不起”。对此,你的看法( )
A、这既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表现,又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B、只要家里经济条件许可,家长或老师无权干涉
C、同学之间的友谊应该是纯洁的,不应互赠礼物
D、中学生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攀比,不虚荣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晚年变得骄傲自大,甚至对手下说:“你们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这样,他就堵塞了智慧的源泉,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也就不再有什么重大的发明问世。
材料二:李华是一位性格开朗、活泼的同学。在学校的一次单元测验中,她的成绩落在全班最后。这时,李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认为自己太笨,不可能学好了,整天垂头丧气,性格也变得孤僻起来。
(1)材料一中的爱迪生与材料二中的李华的表现是自信吗?这些表现分别带来了什么结果?
(2)如果存在这两种心理的人是你的朋友,请你给他们提一些好建议。
12、《清野史大观》中讲了一个姓郭的知县明耻的故事。此人出身寒微,从小奋发读书,立志报效祖国,让百姓温饱安乐,经常以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自己。后来考中了进士,但因为没钱送礼,十年候补,才被分到江苏吴江县做知县。他终于没有顶住官场陋俗的浸染和上司们的贪婪勒索,为了不断填充自己和上司的腰包,他开始接受贿赂和浮征赋税。郭某的行为被人告发,遭到一位名叫汤斌的清廉上司的训斥。对此,他感到无地自容,悔恨不已。回到县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