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大山人纪念馆导游词(讲解版)
?八大山人纪念馆导游词
一、车上讲解词:
各位:我们待会儿要参观的是八大山人纪念馆,那何为八大山人呢,难道是八位仙人?其实不是的,八大山人其实指的是我们古代的一位画家,八大山人,四个字,是他自己给自己取的一个号,更有意思的是,他在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面两个字“八大”,连起来写,有的时候是哭字,有的时候看想起来像笑字,后面两个字“山人”,连起来写, 就像之乎者也的之字,连起来要么是哭之,要么是笑之,苦笑不得,到底用哪个署名,这还得看他当时作画时的心情。有人这样评价他和他的画:哭之笑之称八大,白眼朝天叹故国。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跟他一生的经历有关系,后面会跟大家讲到!
?
此人的画,在中国文坛画史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峰,他将自己一生所学的儒家,佛家和道家思想,融入他的书画艺术当中,特别是他的大写意花鸟独步古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后人望尘莫及。三百年来他饮誉画坛,清代“扬州八怪”,吴昌硕,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画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响。85年八大山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在海外的书画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说八大山人,不雅! 把他与音乐魔鬼贝多芬,绘画魔鬼毕加索相提并论,称之为东方的艺术魔鬼,
?
300年来,八大山人的名号实在太大了,以至于他的真实名字,反而很少人提及。如此大的来头,他究竟是何人呢?且听我细细道来。此人名叫,朱耷,号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第九世孙,皇家血脉。1626年,明朝天启六年,出生于南昌城,朱耷从小生在在宗室家庭,父亲,祖父都是修养深厚的书画家,从小耳濡目染,聪慧过人,在家庭的影响下,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八岁能诗,九岁能文,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年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
?
朱耷,少年时满腔热血,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国家。然而,明朝的《国典》规定,明宗室子孙不得参加科举考试。1642年,崇祯十五年,当时17岁,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朱耷放弃了爵位“辅国中尉”,以布衣身份应试,考取了秀才,这在众多宗室王孙中无疑是一个创举,赢得了族人和师长的称赞。正当朱耷满怀信心参加下一轮考试时,他矢志效力的明王朝迎来了灭顶之灾。但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亡,不久父亲去世,贵族生活在他19岁这一年戛然而止。朱耷还没有真正展示他的治世才学,明朝这座大厦就就轰然倒塌了。明朝灭亡那一年,不幸接二连三地朝着这位年轻的艺术家袭来。这一年,朱耷的父亲病逝,随后他的妻儿也跟着相继离世,这可真是:国破家又亡,无处话凄凉。
更为严重的是,作为朱家后人,他这个末路王朝的子孙随时都有着被杀头的危险。为了躲避灭顶之灾,朱耷隐姓埋名,远逃江西奉新县山中藏身。就这样躲了三年,朱耷眼看着大明王朝大势已去,复国无望,于清顺治五年,在奉新县耕香庵落发为僧。到了三十六岁那年,朱耷又弃僧入道,在南昌创建了青云谱道院,并在此隐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从而得以专心从事书画创作,这段时期也正是八大山人朱耷后来取得非凡书画造诣的一个关键时期。由于在书画创作上高深造诣,使得八大山人的名号不胫而走。可是人一出名,麻烦也就来了。康熙十七年(1678),八大山人五十三岁时,临川县令胡亦堂闻朱耷大名,将其召入府中,想诱使他为清王朝效力。但他仍一心忠心于明室,于是整日佯装疯癫,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又大哭。一天傍晚,他突然撕裂自己的道袍,投入火中烧毁,独自走回了南昌。从五十九岁起,他开始以“八大山人”为号,一直用到去世,此前用过的五花八门的号全部摈弃。取名“八大”,有说是出自佛家的“四大”,东南西北“四方”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是为“八大”。他在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后二字像“之”字:哭笑不得。六十二岁那年,他把青云谱道院交由他的道徒涂若愚主持,独自居住在章江门外一座陋室里,靠卖画为生,孤寂贫寒地度过了他的晚年。公元1705年,这位艺术大师溘然长逝,享年八十岁。
?
这,就是他的一生。
?
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内,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座铜像,看起来不过是个干瘦的老人,一件道袍穿在身上也如同灌满了秋风一样空空荡荡,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用他瘦如笔杆似的身子作画笔,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着强烈生命意识的艺术世界。八大山人朱耷的一生是悲愤的一生,也是孤凄的一生,更是创造的一生。他以大写意的笔墨,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发泄于书画之中。好了各位,我们现在下车,进入景区。
?
二、景区讲解词:
各位,我们已经来到了八大山人纪念馆的门口了,八大山人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是中国第一座古代画家 的纪念馆,位于南昌市15华里的青云谱梅湖景区。整个景区占地面积39亩,纪念馆主要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参观,南面叫做青云谱道院,主要讲述的是八大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