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1 文言实词课件.pptVIP

【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1 文言实词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1 文言实词课件.ppt

六、知识迁移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常常是命题在课外,考在课内。选文虽然是陌生的,但文中的许多实词,却是课本中见过的熟面孔,况且实词的义项是固定的,所以在阅读文言文时,必须有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通过课内的实词义项,去推知或印证该词在试题新语境中的意义。 【典例5】 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解析 A项,联想《劝学》中的“金就砺则利”,可知“就”可译作“靠近、接近”,将其代入可译为“将要靠近观察它,寺门紧闭不能进入”,通顺,可知其正确。C项,联想《鸿门宴》中的“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这里的“具” 可解作“详细地”,“具陈其见”可译为“详细地讲述了他所见到的情景”,可知C正确。D项,联想《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可知“逆旅”解作“旅店、客舍”正确,全句译为“住在潼关旅店”,通顺。 B项,“诣”译作“拜会”欠当。因为“诣”的宾语是“里第”,拜访人通顺,拜访住所则不通。联想《桃花源记》“诣太守,说如此”,可知这个“诣”应译为“到……去”。 答案 B 【即时小练】 6.选出对加点词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 答案 (1)选D “顾”应译为“只是”,可联想《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选D “属”应译为“嘱托”,可联想《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3)选D “恨”应译为“遗憾”,可联想《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选C “略”应译为“夺取”,可联想《荆轲刺秦王》“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学案1 文言实词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不仅指出了考查范围,即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还明确了试题考查方向,即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因此,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既要靠平时的积累,又要靠临场推断。掌握主要的推断技巧,并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应对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策略。 实词推断“六方法” 一、语法角度推断法 词性不同,常常会导致词义的不同,所以分析加点词的词性及其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可有助于对词义正误的判断。 【典例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B项,“寇幽州”应为动宾短语,所以把“寇”解为名词“盗贼”错误,名词+名词,应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这里的“寇”应为动词“侵犯”。句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全句可译为“契丹侵犯幽州”。由此例不难看出,有时掌握了这一要点,一招足以定正误。 答案 B 【即时小练】 1.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答案 (1)选A 联系上文的“樵苏”(此两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柴砍草)和下文的“饱”,推断应为动词,译为“埋灶做饭”。 (2)选A “勒陈”应是动宾结构,“陈”不应是动词“陈列”,而应是“阵”的通假字。 (3)选D “忽”与“贵”均应为动词,忽视、看重。“忽于往”“贵于今”即“过去被忽视”“现在被看重”,将其理解成形容词“珍贵”显然错了。 (4)选B “躬”是“亲自”,“汲”是动词“打水”,“樵”应是动词“砍柴”。 (5)选D “行旅不至”,“行旅”做主语,应是名词“旅行、游览的人”。 二、借助通假推断法 当某字在句中译不通时,不妨想想它是否是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不可能与跳蚤有关,联想其同音词,可推想其通“早”。这种推断不可想当然,应联系通假字构成方式进行推断。此外还须知道,实词题对通假字的考查,不可能四个选项全都考通假,只会是其中的一两个选项。 【典例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据上下文语境可确认A错误,这里的“暴乱”是“残暴、胡作非为”之意。B选项明显错误,因为“除”是“授予官职”。C选项将释义代入,只能译为“不空闲吏事”,明显不通,所以通过同音通假联想其与“娴”通假,由“娴熟”可知“娴”是“熟悉”的意思,“不闲吏事”应是“不熟悉吏事”,可见译为“空闲”错误。而D选项中的“趣”与“迫”共同修饰“说”,可推知“趣”“迫”同义。由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中“能事不受相促迫”,可知“趣”同“促”,因此可断定D选项正确。 答案 D 【即时小练】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B.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C.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D.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解析 A项,“旁”通“傍”,依傍,靠近。(我的灵魂还能恋恋不舍依傍着你,你就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B项,“支”通“肢”,肢体。(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热水给我洗手暖脚)C项,“而”通“尔”,你。(我和你的君主说话,你算什么人)D项,“颠”,跌落。(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