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离骚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必修2.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 离骚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必修2.doc

2.5 离骚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必修2 一、新课导入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边走边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只见屈原自沉汨罗用死表明自己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今天我们继续走近屈原走进《离骚》。二、知识积累学生自由诵读划分朗读节奏。明确:(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教师补充:楚辞”是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诗歌的新发展是《三、信息筛选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屈原是什么态度?(用诗句回答)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朗读交流)四、合作探究反复朗读下列语句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许多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诽谤我好做淫邪之事。讨论评析: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翻译:这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讨论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儿说他穿着奇装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翻译: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把它作为准则。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抑止的吗?讨论评析:这几句诗表现出了诗人的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五、能力提升把自己想象成屈原再读课文。文章如此动人除了真情实感还得益于语言你认为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明确: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伟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示了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比六、分析鉴赏品读下列句子体会其好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好处:以“芰荷”“芙蓉”来比喻自己的美德。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2.“鸷鸟之不群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好处:以“鸷”自比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七、课堂小结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疾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震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象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八、作业设计课下阅读《离骚》全文进一步理解屈原九、板书设计离 骚屈 原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心  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爱国决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知识拓展】一、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名称最6世纪有《越人歌》和《楚人歌》。《论语》载孔子曾听到《接舆歌》《孟子》中(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二、关于作者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纪中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他热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如尧、舜、禹、汤、后稷、文王以及齐桓、晋文和楚之三后等热烈颂扬古代的贤臣如伊尹、傅说、吕望、周公、宁戚、箕子、介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