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 归去来兮辞 教案 (人教版必修5).doc
课 题 2.4 归去来兮辞 教案 目标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 2. 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课前准备 电子课件
教 学 流 程 设计 一、导语
《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师生一同背诵。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作者简介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读出情感、气势
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
学生朗读。
五、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据“情”的表达需要,有感情地朗读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结合二、三段内容,通过联想、想象,写一段文字描绘陶渊明这位隐逸诗人的形象。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一、导语
二、作者简介
二、作者简介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学生细细品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结合二、三段内容,通过联想、想象,写一段文字描绘陶渊明这位隐逸诗人的形象。不少于500字。
教
学
反
思(本
堂
课) 知识链接:
1.陶渊明其人介绍
2.时代背景或创作背景介绍
3.押韵知识介绍
收获:
1.知人论世学生 ,更懂陶渊明了;
2.上课时,让学生动手,动口 ,动脑 ;效果好 !
3.
有待改进的地方:
1.
2.
3.
课 题 归去来兮辞 目标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 2. 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课前准备 电子课件
教 学 流 程 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检查背诵。突破难点,理解述志中渗透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学习疑问代词及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一词多义。
[教学步骤]一、检查背诵,个别抽查、轮流背诵或滚动式背诵。
二、难点突破
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学生讨论。
明确:“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除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在前面介绍陶渊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忆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
三、小结: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3) .doc
-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
-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1课时 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
-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
-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三.doc
- 2.2 荆轲刺秦王 教案(人教版必修1).doc
- 2.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
- 2.2 动物细胞工程 第1课时 教案 人教版选修3.doc
- 2.2 动物细胞工程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选修3.doc
- 2.2 动物细胞工程教案3人教版选修三.doc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射频识别(RFID)在智能工厂设备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优化报告.docx
- 文创IP联名合作品牌影响力评估指标研究报告.docx
- 快消品行业库存管理创新与优化方案报告.docx
- 2025年母婴跨境电商市场选品策略与品牌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牛津上海(试用本)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中国跨境电商新兴市场拓展与风险预警报告.docx
- 商业地产项目2025年特色街区定位与综合招商运营策略研究报告.docx
- 跨境电商办公用品电商供应链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协同报告.docx
- 2025年二手奢侈品平台小程序生态合作伙伴招募报告.docx
- 综合实践家长会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