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考文学概论重点.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期末考文学概论重点

绪论文学理论属“文学学”(一般称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文学学通常由三个分支学科组成: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先秦时代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魏晋南北朝曹丕写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完整的文学理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唐宋时期白居易《与元九书》司空图《诗品》严羽《沧浪夜话》元明清李渔《闲情偶寄》王国维《人间词话》西方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亚里士多德《诗学》(最最有名)布瓦洛《诗的艺术》司汤达《拉辛和莎士比亚》第一章 文学的社会属性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一)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首先,从理论上讲,文学作为意识活动的产物,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其次,从实践上讲,任何文学作品都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依据。文学源于生活,但文学不是对生活机械的简单的照搬,而是能动的反映。经过能动创造的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举例:鲁迅笔下的阿Q是封建社会的群氓,但他又超越了群氓。祥林嫂来源于封建时期的妇女,但是她又超越了那个时期的妇女,知道要自己找工作,主动追求幸福。(二)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第二节 文学的社会特性一、文学的真实性文学作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再现和表现社会人生所达到的情理统一、具有思想和艺术感染力的程度。二、文学的倾向性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具体的爱憎、褒贬、扬抑的情感态度。三、文学的民族性(一)文学的民族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精神、民族气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民族语言等,文学家们长期生活在所属民族的社会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会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制约、熏陶,自然会用本民族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本民族的思维去体悟生活,用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去观照生活,并运用本民族语言去表现生活,从个人使其创作具有民族性。(二)文学的民族性在作品中的表现1.在内容上的表现叙事性作品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刻画和风俗画、风景画的展示上。抒情性作品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情感和心理的抒写上。2.在形式上的表现文学的民族性首先通过民族语言表现出来。文学的民族性也表现在结构方面。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也很明显。(三)文学民族性的意义 文学的民族性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学具有民族性,才能为本民族的读者喜闻乐见。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文学作品,容易为本民族读者所接受并产生共鸣。在长期的接受、共鸣过程中,读者一再受到作品的感染,逐渐增强民族的认同感、自信心、凝聚力。其次,文学具有民族性,才会获得世界性。人们从来只对那些富有特色的作品情有独钟。如果世界文学是一个大花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学就像园中的百花,只有百花盛开,花园才会生机盎然。世界文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取消民族文学。各民族文学只有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独特风貌,才能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世界文学园地才会更加绚丽多彩。五、文学的阶级性(三)文学与人性(1)人性的含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指人在自己身处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2)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人性大于阶级性。第二章 文学的审美特征第一节 文学的审美内涵一、艺术反映与科学反映的异同(一)反映对象不同社会科学与世界即对象之间是一种认知关系,目的在求知存真,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活动规律的熟悉和理解;文学艺术与世界即对象之间,不光存在认识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审美价值关系,目的在求美创美,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评价和客体对主体审美需求的契合。其表现对象是经过审美主体情感体验即心灵化的对象,而不再是认知关系中的客观事实、客观对象(二)反映方式不同社会科学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以理论的形式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文学艺术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艺术形象,让形象说话,以审美的方式来折射世界。(三)思维方式不同社会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文学艺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四)作用于社会的特点不同社会科学影响社会主要是对人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文学艺术影响社会主要是对人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二、文学的形象性艺术形象是作家、艺术家的一种创造。是指构成作品的具体生动可感、体现作家和艺术家审美感情的综合的社会人生图画或情景。三、文学的情感性文学的整个实践活动,包括创作实践和欣赏实践,都离不开人,都渗透着人的强烈的情感活动。动情是审美享受的标志,以情动人是文学发挥社会功能的特点,因此情感性也是构成文学审美属性、产生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情感是创作的动力(二)文学作品蕴涵的情感包括人物形象的情感和作家倾注其间的情感(三)文学的情感是情与理的相互渗透四、文学的审美性(1)真实美生活真实就是符合真实的生活。注意两点:其一,我们所说的生活,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两个方面;其二,我们所说的生活,包括人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