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人民版本必修2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高考复习题9 .docVIP

2017年度人民版本必修2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高考复习题9 .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单元测试9 人民版必修2 一 选择题 1.关于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规定百姓占有田地的最高限额,将多出部分分给无地或少地者 B.北魏时期借鉴汉族的土地制度制定并开始实行 C.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和北方民族的封建化 D.隋唐沿用和改革了均田制,唐朝中后期因土地兼并严重而废除 2.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3.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 )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具有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阅读下面材料,指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 ) 汉代代田法模型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 A.广种薄收 B.少种多收 C.休耕轮作 D.精耕细作 5、促成南朝江南经济开发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 ) A.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传入 6.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7.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开始 A.唐代 B.宋代 C.明朝 D.清朝 8.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最主要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 9.我国用水力鼓风冶铁始于 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魏晋南北朝 10.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是 ①成都 ②苏州 ③杭州 ④南京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哪一项是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 A.飞钱 B.柜坊 C.交子 D.票号 12.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通过该记载我们可以确信春秋时期 A.农民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B.已经使用牛耕 C.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 D.社会秩序混乱 .在我国传统的诞生礼仪式中存在着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的习俗,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制度的存在 C.小农经济的制约 D.佛教文化的浸润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19“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棉C.毛 D.麻 .唐诗“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手工业者地位低下 B.丝织业规模扩大 C.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D.官府垄断丝织业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