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学生智慧生长的根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小学数学学生智慧生长的根脉

论小学数学学生智慧生长的根脉 ; 数学的美蕴藏着至简至和的智慧,数学的理性蕴藏着至真至通的智慧,数学的自由蕴藏着创造探索的智慧。“智慧数学”基于数学是一种智慧的感悟,基于数学教育追求学生智慧的生长,“智慧数学”课堂是以板块结构、独立活动、问题思索、智慧感悟为特质的教学实践形态。 ; 板块结构是“智慧数学”课堂的首要特质。板块设计是数学简洁美的自然体现,是数学整体视野的应然选择,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笔者从学生智慧感悟和智慧生长的角度简述“智慧数学”课堂“教学板块”设计的深层思考。 ; 一、在回环递升中长智慧,板块内容呈现为生活—数学—生活 ;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思路、数学策略、数学模型,又运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智慧,如此不断地由厚(生活的原始性、复杂性、丰富性)到薄(数学的概括性、抽象性、系统性),再由薄到厚,提炼数学思想方法,递升生活化的应用层次,在螺旋递升中增长学生的智慧。 ; 示例:五年级“数对确定位置”。 ; 第一板块:生活中的位置。 ; 1.生活中的位置。电影院里的位置:几排几座;小军家的位置:几层几户。 ; 2.确定位置的方向不同:有从左往右的,也有从右往左的;有从上往下的,也有从下往上的;有从前往后的,还有从后往前的。 ; 3.引出“方向”规定的必要。横向从左往右,竖向从下往上。 ; 4.结合“方向”和“数”,引出数轴。 ; 第二板块:数学中的点。 ; 1.生活中的位置在数学中怎样表示才更简洁呢?(用“点”表示。) ; 2.出示横竖两条数轴,怎样表示“点”的位置?(引出数对。) ; 3.先出示班级的座次图,再抽象变化成点状图。 ; ①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 ②符合位置的学生起立:数对(x,4),数对(5,y),数对(x,y),数对(a,a)。 ; 第三板块:数对在生活中。 ; 1.公园大门外的报亭可以用数对表示吗? ; 2.介绍经纬度。出示地图,说说北京的位置。 ; 3.怎样用数对表示正方体顶点A的位置? ; 设计说明: ; 生活中的位置——显示生活的丰富,生活中的“方向”和“数”是数轴的雏形,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数学抽象的必要;数学中的点——彰显数学的特性,“点”的简洁,坐标中数与形的和谐,在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性;数对在生活中——提升学生的智慧,报亭、正方体顶点位置的探索意在打开学生的视野。 ; 二、在贯通融合中长智慧,板块内容呈现为从简起步—提升构造—融合回归 ; 从数学本身出发,从简单的内容起步,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提升思维层次,构造数学模型,着力数学理性精神的培养。在“提升构造”的过程中,注重融合,注重化归,揭示数学内在的和谐本质,在前后知识的贯通中增长学生的智慧。 ; 示例:六年级“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 第一板块:寻找点、线、面。 ; 1.学生寻找长方体中的点、线、面。 ; 2.教师介绍相关规定:顶点、面、棱的意义。 ;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开始,直接由教师讲解,一是因为“顶点”“面”“棱”并不难理解,二是因为“顶点”“面”“棱”本身就是一种规定,无须在所谓的动手探索上耗费时间。 ; 第二板块:立体回归平面。 ; 1.切一刀——把长方体切一刀,想一想截面是什么图形?最大的长方形在哪里? ; 2.拆开来——把长方体框架拆开来,想一想棱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 3.拍照片——如何在纸上画出长方体?先拍照片,再勾勒出来。 ; 设计说明:通过“切一刀”“拆开来”把对立体的研究转化成对平面的研究,学生感悟的是“立体回归平面”的思维方式。“先拍照片,再勾勒”,把立体进行了意象的转化,甚至是拓扑的渗透,“立体”非常轻巧地呈现在“平面”中。 ; 第三板块:立体的构成。 ; 1.观察思考,下面哪些图片可以折叠成长方体? ; 2.平移长方形构成长方体,长方体与长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 3.长方体缩小成正方体,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有什么联系? ; 4.拼装长方体。选用木棒拼装,有什么要求或规律?选用相同的小正方体拼装,有什么要求或规律? ; 设计说明:“平移长方形”“缩小长方体”,一是真正让图形“动”起来,二是感悟运动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规律。折叠长方体、拼装长方体的活动设计,不是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而是通过观察图片、头脑想象来完成,真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 从第一板块“寻找点线面”观察立体,到第二板块“立体回归平面”透视立体,再到第三板块“立体的构成”构造立体,经历了“立体—平面—立体”的过程。观察立体,为立体起名定义是一项研究的起步工作。透视立体,用平面的视角研究立体,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构造立体,感悟立体与立体之间的转化以及平面到立体的跨越式变化。 ; 三、在追问拓展中长智慧,板块内容呈现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