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暑温.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节暑温.ppt

中 医 儿 科 学 第八节 暑温 一、概述 (1)定义:感受暑温邪毒引起的,以高热,昏迷,抽搐,甚则内闭外脱为特征的时行疾病。 (2)历史沿革 小儿暑温之名,首见于《温病条辨·上焦篇》。 在古代医籍中尚有“暑风”、“暑痉”、“暑厥”等名称。 《幼科要略·受热厥逆》。 (3)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2~6岁儿童发病高。 季节:南方为6~8月,北方为7~9月。 病原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传染途径:蚊虫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暑温属于温病范畴,按卫气营血规律传变 病因:暑温时邪 病机:热、痰、风相互转化 三、诊断要点 (1)病史 发病于7、8、9三个月,有被蚊虫叮咬史。 (2)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10-14天,发病急骤,典型病例可分为四期。 ①初期: ②极期: ③恢复期 ④后遗症期: (3)辅助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占80%以上;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多在(0.05~0.5)×109/L,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三、诊断要点 四、鉴别诊断 (1)高热惊厥 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常发生在发热疾病的初期,体温升高同时出现惊厥,持续几分钟,止后意识正常,一般情况好,多为一过性惊厥,无反复或连续发作,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2)疫毒痢 好发于夏季,起病更急,突然?高热、昏迷、抽搐,更易内闭外脱,肛拭或灌肠取粪便镜检可见大量的脓细胞、白细胞,并见红细胞、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脑脊液检查无异常。 四、鉴别诊断 五、辩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辨轻重 辨卫气营血 辨恢复期热、痰、风三证 (2)治疗原则 以清热、豁痰、开窍、息风为基本治则。 初、极期以解热为主, 邪在卫表,宜透表散热; 邪在气分,宜清气泻火或通腑泄热; 邪入营血,宜清营凉血,豁痰开窍,息风镇惊; 恢复期扶正祛邪 余热未尽,宜养阴或益气退热; 痰蒙清窍,宜豁痰开窍; 肝肾阴虚,内风扰动,宜滋阴息风。 五、辩证论治 (3)分证施治 1、邪犯卫气 证候:以发热、头痛、项强、嗜睡为要点。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药:新加香薷饮合白虎汤加减。 2、气营两燔 证候:以暑邪化火,气营两燔的高热、昏迷、抽搐为要点。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涤痰。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五、辩证论治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