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称大汗腺,为大管状腺体,常开口于毛囊(皮脂腺开口的上方)。主要分部于腋窝、乳晕、脐窝、会阴。肛周等,外耳耵聍腺、眼睑的睫腺为顶泌汗腺变异。顶泌腺主要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新鲜分泌液为乳状无气味,经空气中细菌分解即产生臭味称腋臭;其分泌液成份受遗传因素而定,有人可有狐臭。 (五)甲(nail):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 甲板(nail plate)为外露的部分,其下 为甲床(nail bed)甲根(nail root) 为深入近端皮肤内的部分,其下为甲母质 (nail matrix)是甲的生长区。 甲半月(nail lunula)是近甲根部的淡 色半月状区。 甲生长速度:指1cm/3月,趾1cm /9月。 正常甲板是淡红、光滑、平整、有光泽。 六、皮肤的生理功能 (一)保护作用: 1、机械性损伤 2、物理性损伤 3、化学性损伤 4、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5、防止体液过度丢失 ①正常皮肤(干燥、弱酸性), 常驻菌(葡萄a、棒状b、肠道 b、念珠菌、糠秕)不致病。 ②皮脂腺内寄生的痤疮b.糠秕孢 所含酯酶将皮脂中的甘油三脂 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可抑制葡萄 a、链a、念、糠秕。 ③青春期皮脂腺分泌不饱和脂肪 酸可抑制小孢子菌使白癣自愈。 (二)吸收作用:通过角质细胞及其间隙、毛囊、皮脂腺或汗管来吸收外界物质。角质层越薄处吸收作用越强。角质细胞含水多,吸收量就大。外界物的性质可影响吸收,如有些与脂肪酸结合成脂溶性的物质易吸收。 (三)感觉作用:有触、压、痛、温;干、湿、光滑、粗糙、软、硬等感觉。 (四)分泌和排泄作用:汗腺、顶泌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排浅。 (五)调节体温的作用:汗液蒸发、血管舒张、皮表辐射蒸发、皮下脂肪隔热等。 (六)代谢作用:糖、蛋白质、脂类(7-脱氢胆固醇+紫外线→VD)、水与电解、黑素代谢(被强酸性水解酶降解) (七)免疫作用: 皮肤免疫系统 细胞成分: 免疫分子: 角质形成细胞,淋巴细胞,朗格汉斯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 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神经肽等 皮肤是全身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Dermatology and Venerology 总论(General Consideration) 1、皮肤的构成: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其 间的附属器构成。 2、表皮真皮的相连接:表皮脚与真皮乳头镶嵌 而成,由基底膜带连接。 3、皮肤的面积:成人:1.5~2 m2,新生儿0.21 m2 4、皮肤的厚度:表皮真皮0.5~4 mm 表皮0.04~1.6 mm,平均0.1 mm 真皮1~3 mm 5、皮肤的重量:占体重的16% 6、皮肤的颜色:因种族、年龄、性别,部位 及营养不同而异。 7、皮纹、指纹 指纹由遗传因素决定有个体差异。 皮沟 Skin groove 皮嵴 Skin ridge 8、无毛皮肤:指掌跖、指趾屈面及末节伸面、 唇红、乳头、龟头、包皮内侧、小阴唇、 大阴唇内侧、阴蒂等处的皮肤。 9、甲板与毛囊、长毛、短毛和毳毛。 10、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 11、皮脂腺、小汗腺、顶泌腺。 二、表皮的结构及功能: 表皮(epidermis):主要来源于外胚叶层 由 角质形成细胞:分为4~5层细胞 树枝状细胞 黑素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默克尔细胞 组成 1、基底层或生发层(stratum basale or germinatum):位于表皮的最下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嗜硷性、核偏下方含有黑素颗粒分布于细胞核上方。基底层细胞每天约有10%进行核分裂并有序地渐渐向表面移行。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最上层约需14日,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又需14日,共约28日,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基底层与基底膜带之间靠半桥粒连接,表皮半桥粒与真皮之间靠基底膜带连接。 基底层具有防紫外线损伤、吸收、代谢及免疫作用。 透明层(板层素) 致密层(Ⅳ型胶原) 致密下层(Ⅶ型胶原) 基底层 半桥粒 基底膜带 真皮 2、棘层(Stratum spinosum):由4~10层多角形有棘突的细胞组成,细胞内有许多有包膜的颗粒叫角质小体。细胞浆内张力细丝束附着于桥粒上。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一般为2~4层梭状细胞内含嗜硷性的透明角质颗粒,沉积于张力细丝之间,细胞核和细胞器均将在此层溶解。具有防水屏障作用。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仅见于掌跖,为2~3扁平、无核、嗜硷、界不清、紧密相连的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属工艺学 全套课件.ppt VIP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4《What’s your hobby?》第1课时教案 .pdf VIP
- Unit 4 What's your hobby 第三课时教案 2024-2025学年度 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VIP
- 老年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pptx
- 景区运营管理合作协议.doc VIP
- HGT21629-2021管架标准图图集标准.docx VIP
-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58页】.pptx VIP
- MDCG 2020-7 上市后临床随访 (PMCF) 计划模板中文版.docx VIP
- 基坑土方回填施工策划方案.doc VIP
- 半导体材料课件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