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pkpm\CFG\Cfg.ali 命令别名修改: 每项均由单引号括起来. 第一二项必须是9个字符 命令别名 命令全名 说明文字 L Line 直 线 O Offset 偏移(带复制) DI InqPP 查询点点距离 MIC MirrCopy 镜像复制 A Arc 圆 弧 PL Poliline 折 线 M Move 平移 CO Copy 复制 E Erase 删除 EndOfFile EndOfFile EndOfFile 以三个 EndOfFile 作为结束行 主梁模型与次梁模型的区别: 次梁 主梁 梁输入时按次梁输入: 1.不形成节点和房间 2.两端纯简支 3.不参加空间整体分析,计算被简化 4.不划分房间,活载不利布置时有区别 5.导荷不相同,见下 1.轴线输入,网点生成 2.构件定义,楼层定义 3.工程实例中构件截面尺寸估算 4.构件定义 5.楼层定义 6.荷载定义 7.楼层组装 8.设计参数 9.保存文件 10.退出程序 11.工程实例的楼层形成 * 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或承重砖墙。框架填充墙和非承重墙不在此列。墙布置在网格上,两节点之间仅能布置一片墙,墙长度即是两节点之间的距离。 主梁:布置在网格上的梁,两节点之间仅能布置一根梁,梁长度即是两节点之间的距离。 柱:柱布置在节点上,每个节点只能布置一根柱。 * 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或承重砖墙。框架填充墙和非承重墙不在此列。墙布置在网格上,两节点之间仅能布置一片墙,墙长度即是两节点之间的距离。 主梁:布置在网格上的梁,两节点之间仅能布置一根梁,梁长度即是两节点之间的距离。 柱:柱布置在节点上,每个节点只能布置一根柱。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建筑项目设计流程 建筑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主要是表达设计的概念, 构思等,可用设计简图表示 主要是细化方案,使其基本 达到一种可行性施工阶段 基本接近施工图 主要是深化扩初, 使工程完全达到一种 可施工程度 (PKPM设计过程) PMCAD建模依据(结构设计的依据): 建筑图 看懂建筑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 并对整个结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一个大致的思路。 依据建筑做法确定结构所受的荷载,做为PKPM的荷载设计依据。 地质报告 看懂地质报告,了解各土层的物理指标,了解场地的地质结构、土层分布、场地稳定性、均匀性。看清楚地质资料中对场地的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 确定建筑基础形式,确定持力层、基础埋深、沉降数据、考虑不利地质情况(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等等)。 施工图设计流程 PKPM结构设计流程(1/2) PKPM结构设计流程(2/2) 1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 轴线输入 轴网生成 楼层定义 荷载输入 设计参数 楼层组装 2结构楼面布置信息 修改板厚 悬挑板 楼板错层 5画结构平面图 参数定义 楼板计算 进入绘图 7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 按PM生成SATWE数据 特殊杆件补充定义 多塔和错层定义(有多塔,错层时) 生成satwe数据文件及数据检查 PMCAD的基本功能: PMCAD建模基本原理: (模型基于网格和节点) 节点(端点、交点) 网格(两节点之间) 节点(圆心) 墙:剪力墙或承重墙布置在网格上,框架填充墙和非承重墙除外 主梁:布置在网格上 柱: 柱布置在节点上 梁、墙长度即是两节点之间的距离 一个节点、一个网格只能布置一个构件 两相交的网格自动形成节点 网格和节点 PKPM交互建模的特点: 仅有节点,直线和圆弧这三种图元, 节点是一个点, 直线是一个网格+两个点, 圆弧是一个弧网格+两端点+圆心点 网格不能相交,相交时风格变成两个网格,中间增加一个点 梁,柱,墙 只能依附在这些网格或节点上 (梁柱墙的宽度不影响建模) 节点和网格的一些问题 网格上无梁 梁未搭在柱上 右梁为悬挑梁 在该节点上布柱 梁未搭到柱上: 无网格无梁 未搭在柱上 下梁为悬挑梁 以偏心方式布梁 梁未搭到柱上修改方法: 局部双节点 两梁未相交 网格不相交: (房间产生空隙) 梁悬空: 错层小于500mm被忽略 网格角度小于15度: 角度<15o 节点过近: 无法避免或实际应为此种情况的可不修改 2.使用偏心布置构件以减少过近过密网格节点产生, 但不应把杆件偏心至另一相邻节点上。 3、墙悬空时其下层的相应部位一定要布置梁。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0月27日云南昭通市事业单位选调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讲义总结岩土工程勘察讲义.ppt VIP
-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地质风险评估.pdf
- 中职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5)PS(第7章)教学课件 高教版.ppt VIP
- 市政道路监理规划-范本.pdf VIP
- 2025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2人(第1号)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机上应急医疗》课件——心肺复苏的流程.pptx VIP
- 中职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5)PS(第6章)教学课件 高教版.ppt VIP
- 抖音直播社区公约.pdf VIP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DB50_T 989-2020 重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