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剂-乌梅丸.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驱虫剂-乌梅丸

* * * * * * * * * 【附方3】 参芦饮《丹溪心法》 【主治】虚弱之人,痰涎或宿食壅塞中焦。胸膈满闷,温温欲吐,脉象虚弱。 【功用】涌吐痰涎 【组成】人参芦15g 本方药性缓和,既可涌吐痰涎,又能扶助正气,邪正两顾,宜于虚弱之人,痰涎壅盛者。 【用法】研为末,水调下一二钱(3-6g),服后以物微探吐之。 涌吐剂 - 参芦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方补气健脾与消食行气合法,为消补兼施之剂,且补而不滞,消不伤正。正如汪昂所云:“夫脾胃受伤,则须补益;饮食难化,则宜消导,合斯二者,所以健脾。” * 【配伍特点】 健脾消食 - 健脾丸 * 本方为治疗脾虚食积证之常用方。 以食少难消,脘腹痞闷, 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本方为消补兼施之剂,食积内停,脾胃不虚之实证不宜使用。 健脾消食 - 健脾丸 * 肥儿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小儿疳积 【功用】杀虫消积,清热健脾 健脾消食 - 肥儿丸 * 【证治机理、组成、方解】 - 肥儿丸 病机:饮食不节,郁久化热,伤及脾胃 大便泄泻 脾虚失运 面黄体瘦 水谷精微生化不足,机体失于濡养 肚腹胀大或疼痛 积阻气滞 发热口渴,苔黄腻等 积热之征 治法:杀虫消积,清热健脾 君 神曲9g 使君子6g 重在消食 专于杀虫 臣 麦芽6g 消食健脾和胃 槟榔9g 驱虫,行气消胀 黄连9g 清热燥湿,泻其疳热,苦又下虫 佐 肉豆蔻6g 木香3g 行气止痛,其中肉豆蔻可涩肠止泻 猪胆汁 清热 【用法】上为细末,猪胆汁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十丸,量岁数加减,热水下,空心服。 健脾消食 - 肥儿丸 本方以杀虫消积为主,兼以清热、健脾,标本兼顾。 * 【配伍特点】 健脾消食 - 肥儿丸 * 本方为治疗小儿疳积之常用方。 以面黄体瘦,肚腹胀大,发热口臭为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方虽名肥儿丸,究属克伐之品,而无补益作用,非虫积疳疾之证者,不可服用。更不可因“肥儿”之名,误作补药常服。 健脾消食 - 肥儿丸 第十九章 驱虫剂 * 【定义】凡以驱虫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杀虫或安蛔等作用,用以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适用于】寄生虫所致病证 【主证】脐腹作痛,时发时止,面色萎黄,或青或白,或生虫斑,舌苔剥落,脉象乍大乍小等。如失治迁延日久,可表现有肌肉消瘦,不思饮食,精神萎靡,肚大青筋之疳积证。 【使用注意】 * 首先,应注意辨别寄生虫的种类,有针对性地选择方药; 其次,要注意掌握某些有毒驱虫药的用量,以免中毒或损伤正气;驱虫后应注意调理脾胃,以善其后; 再者,驱虫剂宜空腹服用,服后忌食油腻食物。 此外,驱虫剂多系攻伐之品,不宜久服,对年老、体弱、孕妇等宜慎用。 * 乌梅丸 《伤寒论》 【主治】蛔厥证 【功用】温脏安蛔 驱虫剂 - 乌梅丸 * 【证治机理、组成、方解】 - 乌梅丸 病机:素有蛔虫,复由肠寒胃热,蛔虫上扰 脘腹阵痛、烦闷呕吐,甚则吐蛔 肠寒胃热,则不利于蛔虫生存而扰动不安,逆行窜入胃中或胆腑,阻塞胆道 腹痛与呕吐时发时止 蛔虫起伏无时,虫动则发,虫伏则止 四肢厥冷,发为蛔厥 痛甚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治法:温脏安蛔 君 乌梅 30g 酸能安蛔,使蛔静则痛止 臣 蜀椒5g 细辛3g 辛温,温脏祛蛔 黄连9g 黄柏6g 苦寒,清热下蛔 佐 附子6g 桂枝6g 干姜9g 辛热之品,既可增强温脏祛寒之功,亦有辛可制蛔之力 当归6g 人参6g 补养气血,且合桂枝以养血通脉,以解四肢厥冷 使 蜜 甘缓和中 驱虫剂 - 乌梅丸 * 【用法】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两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以饮送下,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驱虫剂 - 乌梅丸 本方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且寒热并用,以调肠胃寒热;邪正兼顾,扶正祛邪。 * 【配伍特点】 驱虫剂 - 乌梅丸 * 本方为治疗蛔厥证之代表方。 以腹痛时作,常自吐蛔,甚或手足厥冷为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蛔虫病发作之时,可先用本方安蛔,再行驱虫。 驱虫剂 - 乌梅丸 * 【临证加减】 若寒重者,可酌减黄连、黄柏; 热重者,酌减干姜、附子; 若体不虚者,可去人参、当归。 本方以安蛔为主,杀虫之力较弱,临床运用时可酌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榧子、槟榔等以增强驱虫作用。 驱虫剂 - 乌梅丸 * 【附方1】 连梅安蛔汤《通俗伤寒论》 【主治】肝胃热盛蛔动证。腹痛,不思饮食,食则吐蛔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