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的原因.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上涨的原因 近两年来价格上涨的特征原因及走势分析■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组长:谢鸿光■成员:李晓超、万东华、江明清、毛盛勇、戴旻乐2007年以来,我国市场价格呈现明显上涨的态势,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此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阶段走势如何?对此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一、近两年来价格上涨的主要特征(一)涨幅创近10年来的新高。1997-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基本都在2%以内。其中有3年为绝对下降,仅2004年涨幅为3.9%。进入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季攀高,从1季度的2.7%,分别上升至2季度的3.6%,3季度的6.1%和4季度的6.6%,全年涨幅达4.8%。今年1-7月,涨幅又进一步上升至7.7%,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分月度看,从2007年7月起,居民消费价格单月同比涨幅均在5%以上,尤其是200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1-7月同比涨幅分别达到7.1%、8.7%、8.3%、8.5%、7.7%、7.1%和6.3%。(二)上涨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居住两大类。从大类看,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食品、居住两个大类。食品类价格涨幅从2006年的2.3%,提高到2007年的12.3%,2008年1-7月达到19.5%,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的影响程度从2006年的51.9%,分别提升至2007年的83.9%和2008年1-7月的82.3%。居住类价格2006年上涨4.6%,2007年上涨4.5%,2008年1-7月上涨7.0%,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的影响程度分别为40.8%、13.1%和13.5%。(三)上涨范围不断扩大。除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高外,其余种类商品价格的涨幅也在逐步扩大。烟酒及用品类同比涨幅由2006年的0.6%上升至2007年的1.7%,今年1-7月上升至2.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同比涨幅由2006年的1.2%上升至2007年的1.9%,今年1-7月上升至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涨幅由2006年1.1%上升至2007年的2.1%,2008年1-7月上升至3.3%。(四)农村涨幅高于城市,内陆高于沿海。从城乡看,2006年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为1.5%。2007年,农村涨幅为5.4%,城市涨幅为4.5%。今年1-7月,农村涨幅进一步提高到8.3%,城市涨幅为7.4%。从沿海与内陆比较看,2006年,内陆20个地区平均上涨1.6%,沿海11个地区平均上涨为1.3%;2007年,内陆地区平均上涨5.3%,沿海地区平均上涨4.2%;今年1-7月,内陆地区平均涨幅进一步升至8.5%,沿海地区的平均涨幅为7.3%。二、近两年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国际输入的因素。近两年来价格上涨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由于世界经济已连续4年保持5%以上的增长,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快速增长,使全球初级产品需求量迅速扩大。加上美元持续大幅贬值,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市场石油、煤炭、农产品、铁矿石及金属等基础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原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美国能源署(EIA)统计,2003-2006年,国际市场原油现货价格由30美元/桶逐步攀升,最高至77美元/桶,4年分别上涨为15.8%、30.7%、41.3%和20.5%,累计涨幅达108.3%。2007年以来,原油价格更是一路走高,由年初的60美元/桶上升到年末的96美元/桶,年内升幅达60%。2008年7月中旬,单日最高价格已经超过了每桶145美元。煤炭:据IMF统计,2003年初国际煤炭平均价格仅为28美元/吨,2004-2006年,平均价格基本维持在53美元/吨左右,2007年底上升到97.5美元/吨,2008年6月份的平均价格已升到171.2美元/吨。粮食: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小麦(美国,硬红冬)累计上涨77.8%,大豆上涨142.3%,玉米上涨135.8%,大米上涨150.8%,绝对价格在今年1-7月均达到近30年来的最高价位。金属及矿产品:2003-2007年,金属产品平均价格5年分别上涨11.8%、34.6%、22.4%、56.2%和17.4%,2008年1-7月又上涨4.2%,累计涨幅为251.6%。铜、铝、锌现货价格分别从2003年1月份的每吨1650美元、1380美元和780美元左右,上涨到2008年6月份的每吨8261美元、2958美元和1894美元以上,涨幅分别达到401.4%、114.6%和142.4%。铁矿石价格5年分别上涨8.9%、18.6%、71.5%、19%和9.5%,2008年1-7月又猛涨了66%,累计涨幅高达379.4%。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直接导致我国进口价格总水平一路走高。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