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第十三章-治风剂.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论第十三章-治风剂

钩藤 羚羊角 菊花 桑叶 君药 臣药 方 解 清热凉肝,息风止痉 疏散风热,以助君药 君药 臣药 君药 臣药 君药 佐药:(1)鲜生地、生白芍滋阴养肝舒筋; (2)川贝母、鲜竹茹清热化痰,以防痰扰心神。(3)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方 解 功用 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配伍特点 辩证要点 使用注意 标本兼治,治标为主。 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红或绛,脉弦数 。 虚风内动不宜。 ★ ★ ★ 镇肝息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 生赭石各30g 生龙骨 生牡蛎 生龟板 生杭芍 玄参 天冬各15g 川楝子 生麦芽 茵陈各6g 甘草4.5g 用法:水煎,空腹服。 病 机 分 析 类中风 阳化风动,气血逆乱 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 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 主治 肝肾阴亏,肝阳上亢, 赭石 怀牛膝 龟板(甲) 牡蛎 龙骨 君药 臣 药 杭白芍 引血下行,制肝风阳亢,兼补肝肾。 镇肝息风,益阴潜阳。 君药 臣 药 天冬 玄参 川楝 茵陈 滋阴壮 水涵木 清泻肝火兼疏肝 佐 药 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滋阴壮 水涵木 清泻肝火兼疏肝 滋阴壮 水涵木 清泻肝火兼疏肝 君药: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制风阳上亢,兼补益肝肾。 臣药:(1)赭石镇肝降逆;(2)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 佐药:(1)玄参、天冬滋阴清热,壮水涵木; (2)茵陈、川楝子清泄肝热,疏肝理气。 使药:甘草合生麦芽和胃,调和诸药。 方 解 配伍特点 标本兼治,治标为主。 辩证要点 头目眩晕,脑部胀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脉弦长有力 。 1. 热极动风证,不能用本方。 2. 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不宜本方。何方可用? 加减变化 1.心中烦热甚,加清热药,如? 2.痰多者,加清热化痰药,如? 3.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者,加? 使用注意 天 麻 钩 藤 饮 组成:天麻9g 钩藤(后下)12g 石决明(先煎)18g 栀子 黄芩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各9g 川牛膝12g 用法:水煎,空腹服。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主治 肝肾阴虚 阳亢化风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 ★ 钩藤 天麻 石决明 川牛膝 君药 臣药 方 解 平肝息风 平肝潜阳,引血下行。 平肝息风 平肝潜阳,引血下行。 平肝息风 平肝潜阳,引血下行。 佐药: (1)栀子、黄芩清热泻火, (2)益母草活血,利水, (3)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扶正, (4)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治标。 方 解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 益母草 黄芩 杜仲 桑寄生 栀子 夜交藤 功 用 配伍特点 辩证要点 现代运用 标本兼顾。 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症见肝阳上亢者。 阴虚风动证。 手足瘈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 主治 滋阴熄风。 使用注意:壮火尚胜者不宜使用。 大定风珠 炙甘草为使。 鸡子黄、阿胶养阴治本,白芍、地黄、麦冬助之,麻仁、五味子养阴收敛再助之; 龟甲、鳖甲、牡蛎滋阴重镇息风标本兼治。 本章小结 1. 重要概念提示:风邪,外风,内风,风毒,中风(中经络),类中风,破伤风。治风,疏散外风,平息内风。 2.掌握方剂: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汤,镇肝息风汤。 治风剂 * * * [目的要求] 1.熟悉治风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 3.熟悉:大秦艽汤、消风散、天麻钩藤饮。 了解:小活络丹、牵正散。 概述 凡以辛散祛风药或息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概念 风 外风 内风 疏散外风 平息内风 1. 病位在肌肉、筋骨、关节(或经络)等,以“痹证”为主,因寒、湿、热、风的偏盛有不同证型,症见关节肿胀、疼痛、曲伸不利; 2. 病位在肌肤、皮毛等,病证是风疹、湿疹等,症见皮肤瘙痒; 3. 风毒邪气经破损之处进入人体导致“破伤风”,症见痉挛、抽搐、角弓反张; 4. 病位在上,风邪犯于清阳之腑,以头痛为主,或兼有恶风等表证; 或口眼歪斜。 外 风 适应证 消风散 小活络丹 玉真散 川芎茶调散 牵正散 消风散 玉真散 消风散 川芎茶调散 玉真散 消风散 牵正散 川芎茶调散 玉真散 消风散 外 风 肝阳化风上扰清阳,症见头目眩晕等; 2. 热盛动风,症见四肢痉挛、抽搐等,伴发热; 3. 阴虚风动,症见四肢末端振颤,或语言蹇塞,足废不用,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歪斜、半身不遂等。 4. 温病后期阴虚生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