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熹简介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立于学宫,自宋朝至今八百年。其一生为学:穷理及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双重遗产源于朱子,朱子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家训的含义: 家训, 是传统宗法社会父家长垂诫训示子孙后代,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是父权与族权的重要表达形式。中国传统家训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它以父权制宗法大家庭为基础,适合于阶级国家政治需要、家族成员社会化需要及家族求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 家训是规范化和系统化的产物,是治家者人生经验和教育的传授,家训的意义在于寓大爱、真诚和殷切的期望中,家训的方法是言传身教。家训的核心是一种家族价值 的认同,重视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强调家训和培养良好的家风,是儒家建立道德文化秩序中十分重要的步骤,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组成部分。 一,家之睦 1,父母于子女:父之所贵者,慈也”,大学之道在于止于至善,父母对子女的爱必须是至善的爱。但是父母对子女千万不可溺爱,溺爱是害。如果子孙不肖,对其放纵是不行的,所以朱熹指出:“子孙不可不教也”。 2,子女于父母:子之所贵者,孝也。”所谓“孝”,是指子女要善待父母,父母在世,子女要奉养、尊重,父母死后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3, 夫妻之间:夫妻和睦是家庭的核心与基石 4,兄弟之间:“友”“恭”是兄弟姐妹之间团结的根基,如果连自己的同胞手足都不友爱、不团结,谈何友爱、团结其他人呢? 三,重德行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善除恶)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子孙不可不教,奴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朱熹的孝: 朱熹对父母的孝,感人至深。他少年失父, 与母亲相依为命, 他四十岁时母亲不幸病故, 为守孝道, 他筑寒泉精舍(又名云谷书院) 于墓旁, 在此著书立说,讲学授徒,直到守墓追孝三年期满。 朱熹对妻子的感情: 朱熹对妻子的情感可谓感人至深。就在他临终前还抱着病体, 咬紧牙关,握笔为亡妻刘清四写下一篇表达他至死不忘夫妻情的《墓祭文》:“岁序流易, 雨露既濡, 念尔音容, 永隔泉壤。一觞之酹, 病不能亲, 谅尔有知, 尚 识予意”。 家族传统观念是淡化了还是在继承中发展? 言传身教的家训是否利于家族优秀传统品格的继承? * * 朱熹 摘自《紫阳朱氏宗普》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 ?????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 ?????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奴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 ?????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 ?????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 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 ?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 ?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 ??随所遇而安之。 二,人际和 A,从不同角度解析对人的态度:老者,幼者,德者,不肖者。仇者,怨者。 B,概括性的交际态度:短,长,过,善恶 朱熹教子: 朱熹长子朱塾顽皮贪玩, 朱熹唯恐朱塾在家不得专意, 耽误学业, 便送他远离膝下千里从师, 赴婺州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 拜吕祖谦为师。临别前, 朱熹还写下《训子从学贴》交付朱塾, 贴中从日常生活小事到具体待人接物无不悉数训诫。可谓爱而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