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3.4-cmx2011题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3 实验室环境及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分离 目的要求 1.证实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存在微生物。 2.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3.观察不同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 4.无菌操作,将分离的典型菌落划线培养于固体斜面。 原理 通过培养的方法使 肉眼看不见的单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生长繁殖形成几百万个菌聚集在一起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实验试剂等 LB平板(每组3个) 无菌水 医用无菌棉签(若干) 标签纸若干 操作步骤 实验报告 根据p8表格填写实验报告。 同学们自己分离的菌株的纯化 1.确定已经分离的目的菌株,并对菌株命名,如菌株cmx1、菌株Air1 2. 对目的菌株进行纯化(3次以上划线培养纯化单菌落) 3. 斜面培养并暂时保种 实验4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 的简单染色法 注意 显微镜有编号, 按号使用。 显微镜存放柜 6. 双眼同时睁开观察,减少眼睛疲劳,且可同时画图和记录。 7. 可不佩戴眼睛操作,注意不要压破载玻片,不触碰样品处 8. 双眼聚焦于同一个视野。。。。。。 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类。碱性染料的离子带正电荷,能和带负电荷的物质结合。因细菌蛋白质等电点较低,当它生长于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时常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或孔雀绿等)使其着色。酸性染料的离子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荷的物质结合。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值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因此易被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着色。中性染料是前两者的结合物又称复合染料.如伊红美蓝、伊红天青等。 三、实验材料 奥林巴斯普通光学显微镜(复式显微镜) 同学们分离纯化培养的不同菌株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或齐氏石炭酸复红染液 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等。 (1)涂片 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无菌水,用无菌操作方法从菌种斜面挑取少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用另外一个载玻片向一侧推菌悬液滴一次,涂成薄膜,涂布面积约1~1.5cm2。 (2)干燥 将涂片于室温中自然干燥。 (3)固定 手执载片—端,使涂菌的一面向上,将载片通过微火2~3次。在火上固定时,用手摸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不能将载片在火上烤,否则细菌形态毁坏。 (4)染色 将涂片置于水平位置,滴加几滴染色液覆盖于涂菌处,染色约2min。 (5)水洗 倾去染色液,斜置载片,用自来水的细水流由载片上端流下,不得直接冲在涂菌处,直洗至从载片上流下的水中无染色液的颜色为止。 (6)干燥 自然晾干或用吸水纸轻轻地吸干,注意不要擦掉菌体。 (7)待标本完全干燥后,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将典型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用油镜观察。 注意事项 1.载玻片要洁净无脂,否则菌液涂不开。涂片时,滴水不要过多(1小黄豆),挑菌量宜适中,菌膜宜薄,切忌过厚(不要来回涂抹)。 2.在染色过程中,不可使染液干涸。 3. 无菌操作,接种环一定要冷却后再取菌。 4.涂片干燥后加热固定,加热时间不宜过长(3-6次) 问题和思考 1.涂片在染色前为什么要先进行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制片为什么要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 3.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香柏油? 4.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五、实验报告 (一) 菌株简介 (二)绘图(细菌形态图) 画图要求 1.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不得有科学性错误。形态结构要准确,比例要正确,要求真实感,立体感,精美而美观。 2.图面要力求整洁,铅笔要保持尖锐,尽量少用橡皮。 3.绘图大小要适宜,位置略偏左,右边留着注图。 4.绘图的线条要光滑、匀称,点点要大小一致。 5.绘图要完善,字体用正楷,大小要均匀,不能潦草。注图线用直尺画出,间隔要均匀,且一般多向右边引出,图注部分接近时可用折线,但注图线之间不能交叉,图注要尽量排列整齐。 6.绘图完成后在图的下方注明图名及放大倍数 点评 1.菌落----不称为点点或颗粒物。 2. 结果描述条理应该清晰,而不是简单的堆砌。 3. 存在有完全抄袭现象,尤其是设计题。 4.显微镜使用, 复位,清洁、签字(尼康)。 5.桌面清洁、物品收回橱柜。 * * 1.做好标记 2.不同样品采集 3.平板倒扣30℃或室温培养1-2d a b c d 请注意无菌操作 姓名、日期 1-1 1-2 1 6 11 2 7 12 3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