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汇报3题稿.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生如夏花 适用于艺术类、家庭类用途 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 概念 应用 类型 合成方法 概念 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 结点+联接桥(节点为金属离子,联接桥为配体) 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和配体的几何构型对于所形成的多孔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有机配体 有机配体:羧酸类、氨类、吡啶类、醇类、腈类 常见中性配体:含氮杂环类化合物 常见配体:对苯二甲酸、均三苯乙酸、吡啶羧酸、草酸 制备方法 直接合成法: 即金属盐溶液和配体在水溶液或有机溶剂如DMF、DEF 、甲醇、乙醇等,通过溶液挥发法、扩散法、水热法、溶剂热法等方法反应得到微孔被溶剂客体分子占据的多孔配位配合物,再经过预处理,即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如氯仿洗涤后,加热真空抽干即可获得多孔材料。 合成多空配位化合物: (1)溶液挥发法 选择的金属盐、配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静置使其缓慢自组装生成配位聚合物晶体。用于配体前体和配位产物溶解性较好,且产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的情况 (2)扩散法 将金属盐、有机配体按一定比例放入溶剂中或分别放置在拥有共同界面的不同溶剂中,静置一段时间,即有晶体产生。方法较简便,条件温和,易得到高质量可用于结构分析的单晶,但耗时较长,对反应物溶解性要求高。 (3)水热、溶剂热法 在密闭体系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通过溶剂中物质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合成。反应通常是在内衬有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常用的溶剂有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等) 、氨、胺类( 如DMF、DEF、乙二胺、三乙胺) 和吡啶等。 影响配位化合物的因素 有机配体的几何构型、配位能力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 决定因素: 其他因素: 阴离子,溶剂,金属离子与配体的比例,模板剂,溶液的pH 值 配体所含的给电子原子的不同对金属离子有不同的倾向性; 配体中所含官能团不同可以使配合物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配体的尺寸可直接决定配合物孔隙的大小。 溶剂分子的极性越强,则会阻碍配合物形成高维骨架结构,而溶剂分子极性越弱,则有利于形成高维骨架结构。 低温条件下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难以配位,室温下易形成单齿型一维配合物,而高温水热条件下则是以形成多齿型高维配合物为主,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温度过高时会破坏骨架结构。 反应溶液的PH 值不同,配体的去质子化程度不同,其配位模式也就不同,生成的MOFS材料的骨架结构也不同。 MOFs吸附材料的应用 多孔金属有机骨架吸附材料优点: 具有三维的孔道结构,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径,可以应用于分子吸附、离子交换、不对称催化、光电磁性材料等领域 王寿峰等[1]合成了N,N'- dimethyl - N,N'- bis( 2 - pyridylmethyl) ethane-1,2 -diamine( mep) 及其相应的锰配合物 锰配合物用于1,3-丁二烯的环氧化反应,高选择性的合成单环氧化合物环氧丁烯,考察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能达到90%左右的收率和大于99% 的选择性。 Eddaoudi M 等[2]报道了一系列互穿IRMOFs材料。互穿IRMOFs材料等一系列具有不同孔径( 3. 8 ~ 28. 8 A) 的配位聚合物,经过甲烷吸附测试得出具有互穿结构的IRMOFs 材料中甲烷的吸附量远大于所对应的无互穿结构材料的吸附量。 Kitagawa S 等[3]合成的新型MOF 材料PCN-14甲烷吸附量测试显示,在290 K 和3. 5 MPa 下,吸附甲烷的量为230 v /v,对甲烷的吸附有很大的突破。 Dybtsev D N 等[4]合成了甲酸锰配合物,该配合物比表面积不是很大,但对氮气、氢气、二氧化碳、甲烷、氩气等具有选择性吸附。对氮气、甲烷、氩气的吸附能力较弱,但对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最强,该配合物可作为一种选择性分子筛,具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文献 [1]王寿峰,于松杰,夏春谷,等. 锰配合物催化1,3-丁二烯环氧化合成环氧丁烯[J].分子催化,2011,25( 2) : 105-108. [2]Eddaoudi M,Kim J,Rosi N,et al. Systematic design ofpore size and functionality in isoretieular MOFs and their applieation inmethane storage[J]. Science,2002,295( 18) : 469-472 [3]Kitagawa S,Kitaura R,Noro S. Functionalporous coordinationpolymers[J]. Angew Chem Int Ed, 2004,43(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