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卫生防治的金华样本.doc
精神卫生防治的金华样本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接待的患者有着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检验着一所医院在精神卫生防控和医治方面的水平,同时也衡量着一个地区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智障儿医院认父
2010年,已经育有一个儿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的韩向霖,从福建来到浙江金华,不幸的是,和妻子一样,除了最小的女儿,另外两个孩子智力发育都不好。到金华后,韩向霖租住在环城西路旁的鲍塘村,并在附近一家废品站打工,双胞胎女儿则送去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儿子则跟着妻子一起靠捡废品补贴家用。
2011年9月6日,午饭后,妻子带着儿子出门捡拾废品,直到天黑都没有回家,韩向霖打着手电筒跑遍了鲍塘、洪源、火车站等母子俩可能去的地方,但寻找一夜未果。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韩向霖跑过很多地方,也贴过寻人启事,报过警,还找过媒体帮忙,可惜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妻儿的信息。不过,韩向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让韩向霖想象不到的是,这几年间已经失踪的儿子韩跃腾在另一个地方茁壮成长,那里的人们称这个孩子为“小鬼”。2011年9月7日下午4时,金华市婺城公安分局新狮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称在新狮街道杨家村附近发现一个走失的男孩。民警遂赶到现场,因男孩对自己姓名、年龄、家庭情况及住址均无法回答,当天,民警将该男孩送到承担救助“三无”精神病人的金华市第二医院。
因为不知道姓名,大家都叫他“小鬼”。“小鬼”刚来到病房时,又脏又黑,护士们给他洗了澡,换了衣服,剪了头发,因为个子小,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竟有16岁。“小鬼”在金华市第二医院精神科病房住了下来。开始时“小鬼”基本不讲话,卫生习惯很差,有时候还会朝病友动手。
医生给他安排了适度的药物治疗和一些行为训练。渐渐地,“小鬼”的冲动行为消失,卫生习惯和语言能力也逐渐改善。他已经可以讲“吃饭”、“吃药”、“睡觉”等许多日常用语,至少医生护士给的指令和嘱咐,他基本都能听懂。不过,姓名、住址还是问不出来。“小鬼”在病房里的人缘极好。因他年轻力壮,护士常常安排他帮忙照顾身边的病人,跟他接触过的病人都很喜欢他,而他似乎也习惯了待在这里。
失踪4年,一直找不到妻儿的线索,韩向霖几乎快要放弃一家人团聚的希望。不过,冥冥之中,奇迹正在悄然发生。
2014年底,金华市第二医院精神科收治了一名中年男子谷春育。谷住院后,碰到一件让他很诧异的事――“小鬼”对他很亲近,想不起这小伙子是谁,却觉得眼熟。2015年1月8日,谷春育因腿疼去其他医院检查,回医院后突然发觉“小鬼”有点像他家租客走失的儿子。医生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打电话联系谷春育的家人。不久,谷春育的弟弟开车带着韩向霖来到了病房。见到韩向霖的那一刻,“小鬼”冲过去咧着嘴大喊:“爸爸!”有感于儿子失而复回,韩向霖的眼泪夺眶而出。
金华市第二医院开展流浪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由来已久,尤其是2006年金华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市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后,从派出所、120等渠道送来的流浪、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愈来愈多,为妥善处理这类精神病人的治疗管理问题,该院积极配合公安、救助站等部门,切实承担起医疗和救治工作。2015年共收治流浪精神病患者400人次,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1人次。虽然在收治过程中存在医务人员风险高、病人出院难等问题,但医务人员始终承担着这份社会责任,为平安金华建设作出了贡献。
古稀老人医院还钱
2015年8月17日上午,79岁的老人章剑波从义乌赶到金华市第二医院,他要找一名琚医生。章剑波称,在19年前,该院的琚医生帮他儿子看过病,还垫付了1700元医药费。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他打算来医院“报恩”。
章剑波是义乌人,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已30多年。当年家庭贫困,章剑波带着儿子四处求医,找到了金华市第二医院。因章剑波家庭困难,医生帮忙支付了一部分医药费,章剑波记得当时给医生写了一张欠条,就带着儿子离开了。
转眼已经19年过去了,章剑波儿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可这笔没有还上的欠款却一直记在他的心里。章剑波觉得这个恩情不能忘,他找到医院表示一定要当面将钱交给琚医生。
其实,章剑波带着儿子到很多地方看过病,可他觉得,金华市第二医院的医生比较好,很会为病人考虑。精神疾病属长期慢性病,不容易根治,需要长期服药。在这里看病医药费最省,效果也好。
见到琚医生,章剑波激动地上前握手。他还记得就是这个琚医生当年给他儿子看的病。
医生琚以恕如今已退休,20年前,他是金华市第二医院精神科的主任。听说章剑波要还他钱,琚医生连连摆手说:“这么多年过去,那张欠条早已不在了,这个钱我也不会收的。”
琚医生说,1700元在当年也不是个小数目,当时医生每个月的工资没多少钱,他已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垫上这笔费用的。
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