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_二轮复习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课件上课概要.ppt

高三语文_二轮复习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课件上课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_二轮复习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课件上课概要

(一)抓关键句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反复出现的句子)。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往往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材料1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 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 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 材料2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三)抓情感倾向 材料1、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 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某大城市,中程公交车的始发站,每天天未亮,就有许多老人排着长队,早早地为乘车上中学或大学的儿孙占个座位。 * 高考二轮复习之 学习目标: 1、了解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的特点。 2、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3、掌握单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导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 ——[基本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有新意] [准---深---新]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审题审得好。 二、考什么: 新材料作文 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但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得套作或抄袭。撤销话题,强化材料,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对于材料作文,审题是高考作文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审题正确了,后面的立意、选材、构思、行文等等就不会脱离开题目的要求。审题出了问题,就会差之毫厘而谬以千里,后面的步骤做得再好,也难以取得高分。 针对文字类材料作文,我们该如何审题立意呢? 高考材料作文一般包括文字类材料作文与图画类材料作文,而以前者为多。 材料作文审题中经常存在的问题:   名称 类 别 表 现 材 料 作 文 审 题 4 痼 疾 误解材料, 题型不清 或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或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断章取义, 因小失大 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者的意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成偏题跑题。 只见现象, 不见实质 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地从表面引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忽视要求, 抛却材料 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任意发挥,作文主旨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相悖。 1、抓关键句法 2、以果溯因法 3、抓情感倾向法 4﹑多个角度法 三、怎么办——? 材料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勇于进取,追求,奋斗拼搏 材料2、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

文档评论(0)

0022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