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池封育草场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盐池封育草场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李红艳1,杨晓晖2*,黄选瑞1,张克斌3
1.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封育是退化草场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封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土壤中种子库的状况。以毛乌素沙地西南缘宁夏盐池县的退化草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似性分析和排序方法对封育和未封育草场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封育区还是未封育区,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主要分布于0~5 cm的土层,6~15 cm土层的种子数很少;封育区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大于未封育区,物种多样性则表现为H值较大,而D值较小,总体上看封育措施可以提高地上植被和土壤中种子的种类和数量,一些一年生植物、中生植物和盐生植物开始出现在地面或土壤种子库中。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分析结果则表明相同措施同一土层间种子库中等相似,而不同土层间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由于封育措施导致了植被样方的相似性较低,然而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仍然较高,两者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封育;土壤种子库;地上植被;退化草场;宁夏盐池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0533-05干旱半干旱草场大多是以放牧为主要干扰形式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多年来牲畜与草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平衡的动态反馈关系[1],这种关系的维持对干旱草场的可持续经营是十分重要的[2],然而近年来由于牲畜数量的急剧增加,干旱区草场已经发生了严重退化。据统计全球草场荒漠化面积达33.33亿hm2,占荒漠化类型区内草场总面积的73%,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2.8%[3],中国草场荒漠化面积也已达105.2万km2,占荒漠化类型区草场面积的56.6%,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1%[4],干旱区草场的保护和恢复已经成为当前荒漠化防治最为主要的任务之一。
作为退化草场恢复的一项重要措施,封育措施已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5-6]。研究发现封育措施可以显著提高退化草场的生产力,增加草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7-8],草场封育过程中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很高[9-10],封育措施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种子库的状况[5,11]。对毛乌素沙地西南缘宁夏盐池县的退化草场来说,封育措施确实可以促进草场恢复,提高草场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12-15],但有关封育过程中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未开展。本研究以盐池县的草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封育和未封育草场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间关系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间的关系,探讨封育措施对退化草场恢复的影响,从而为干旱区大范围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区位于盐池县城北10 km的柳杨堡乡,属于毛乌素沙地的西南缘,地面是经长期剥蚀形成的高原半荒漠,海拔1 400~1 500 m,年降水量在230~300 mm,年际变化较多大,潜在蒸发量2 100 mm,年均气温7.6 ℃,10℃积温2 945 ℃,无霜期120 d;土壤属于淡灰钙土,地上植被类型为荒漠草原,主要植被有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老瓜头(Cynanchum kamarowii)、黄蒿(A. scoparia)、沙米(Corispemem spp)、猪毛菜(Sasola spp)、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画眉草(Eragrostis poaeoides)、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赖草(Leymus secalinus)和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等[15]。
土壤取样于2004年4月5日4月10日进行,取样采取样线法,即在封育和未封育区内中央地段,沿东西方向各做两条样线,两样线相隔200 m,在样线上每隔20 m设1个取样点,封育区内每条样线长400 m,每条样线有20个取样点,共40个点;未封育区内每条样线长600 m,每条样线有30个取样点,共60个点。每个取样点设置10 cm×10 cm的小样方,在各小样方内分3层采集土壤,即0~5 cm、6~10 cm和11~15 cm,分装于土壤袋中带回室内自然风干,以防种子萌发。
植被调查于2004年7月11日7月16日间进行,在取过土样的样线上,每两个取土点之间做一个2 m×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