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我国古代祆教美术及其遗存的图式特征.docVIP

小论我国古代祆教美术及其遗存的图式特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论我国古代祆教美术及其遗存的图式特征

小论我国古代祆教美术及其遗存的图式特征 ; 我国古代祆教美术图式举隅; (一)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及拜火圣像安伽墓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品是“围屏石榻”,该石榻由三面屏风构成,以石头作为材料。屏风分左、中、右三部分,由3幅、6幅、3幅画构成,带有鲜明西域色彩及宗教祈祷色彩。(见图1)一般墓葬中经常出现之仙人接引、狩猎、乐舞、送别等内容,在安伽墓中也有体现,而不同的是安伽墓中的这些情节都带有明显的祆教文化背景和特色。另外,屏风中所出现的石榻,与出土的围屏石榻形制完全相同,是赛祆场面中的坐具,这也是对安伽墓围屏石榻功能的真实写照.; 在安伽墓的甬道前的石门门楣和门框上,刻有回旋葡萄枝及祆教祭祀图,祭祀图正中有三驼圣火坛。三骆驼头部向外,尾部相接,驼峰之上放置的莲花座上又有叠成井字形引燃的熊熊圣火,圣坛之顶有忍冬花纹。(见图2、图3、图4)圣坛右上侧有弹拨箜篌的天人,形似古代佛教伎乐天人,左上侧有手持琵琶的天人。圣坛左右各有一人首鹰足的神只。门额左右下方又各有一跪坐的男女胡人,前置小型拜火坛。这幅图在门额这样显要的位置上,一方面说明了墓主人的宗教背景,同时作为北朝官员的安伽墓采用这样的形式,也证实了北朝祆教在中土已具有一定的影响.; 安伽,姑藏(凉州)人,曾任冠军将军、眉州刺史,北周同州萨保、大都督.; 凉州是北朝粟特胡人的聚居地,安伽是这里胡人的大首领。顺便要提及的是“萨保”,这一官职按照姜伯勤先生的说法:是“伊兰系胡户聚居点上的一种政教兼理的蕃客大首领”,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特别是入唐以后,萨保(也称“萨宝”)在管理入华进行贸易的粟特胡商和对祆教宗教事务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及其祆教图式; 据史书,徐显秀是祖籍恒州忠义郡(今河北省北部)的汉人,但是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他的墓中,有很多外来文化因素,尤以祆教文化样式为最有代表性.; 1.墓室北壁壁画中端茶奉酒之二侍女的衣裙上,有直接点染上去的联珠纹对兽和奇异花草装饰图案,这是典型的萨珊波斯风格的图案,在中原地区的北朝壁画中也是初次出现,比之前我们知道的隋代要早了许多.; 2.墓室西壁壁画墓主的坐骑,脖子下有镂雕莲花、忍冬和联珠纹的金属缨盖,根据法国葛尔耐先生的研究,这种样式在阿富汗某墓中,曾经出土过一件与此形制几乎完全一致的实物,而它的原产地应该是在中亚地区。在壁画中出现如此逼真的饰物,并加以葛尔耐先生的佐证,可以肯定现实中确有此物,而且很可能就是徐显秀的坐骑所配饰的特定饰物。而这件物品前所未见,很可能是粟特商人奉献之物.; 徐显秀,忠义郡人,其祖徐安,其父徐珍都曾经在北魏任边镇官员。徐显秀一生,先投尔朱荣,后追随高欢,逐步得到升迁,到东魏时已任帐内正都督。入北齐后,封金门郡开国公。因作战骁勇而屡立战功,后被封武安王。卒于晋阳家中,享年70岁。徐显秀虽为汉人,然成长于北地边镇,戎马一生,身居高位,很可能接受了比较浓厚的鲜卑乃至中亚文化的影响.; “徐显秀墓是目前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壁画墓。完整的墓室壁画的发现,为研究这一时期墓葬的形制以及对隋唐墓葬制度的影响、墓葬壁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壁画遍布于徐显秀墓:墓道、过洞、天井、墓室均有壁画,但由于盗洞、草木根系等原因,部分壁画遭到严重破坏甚至脱落。以墓室的墓壁壁画为例(见图5),分为东西南北四壁,对墓主人的生前生活起居、出行等进行描绘,同时也是对墓主人死后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祈望。(三)北周史君墓石堂史君的死后陵寝是一座石堂,石堂为类似汉制的歇山顶式殿堂建筑,座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由底座、四壁、和屋顶三大部分组成。(见图6、图7)四壁分别雕有四臂守护神、祆神、狩猎、宴饮、出行、商队、祭祀和升天等内容的图像。所雕刻的内容和风格上带有明显的西域特色。这样的样式也和史君的粟特身份与祆教信仰相符合,同时从史君墓的石雕图像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它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表现的要比粟特本地的文化更加丰富. 尽管史君墓遭到了盗墓人的严重破坏,但是经过研究者对墓主人的身份的考量,认定墓主人为北周时期凉州萨保史君。他是本居西域的史国人,后迁居长安.; 且根据题铭记载,史君“大统初年……出身为萨保判事曹主”,也就是西魏文帝初年曾担任萨保府判事曹主,而到了北周时期又“诏授凉州萨保”。其祖父阿史盘陀曾经担任“本国(史国)萨保”,其父阿奴伽虽然没有担任什么职务,但是也有极高的修养。史君出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根据他的年龄推算其祖父至少在北魏时期就担任史国的萨保.; [5]另外,凉州(今甘肃武威)是汉唐之间河西地区最大的军政机构之所在,同时凉州也是河西较大的粟特胡人聚落所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由于家族的势力等因素史君在当地胡人中享有相当高的地位.; 还有一点值得称赞的,“史君墓的粟特文和汉文双语题铭的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