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邮件礼仪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优秀成为你的职业习惯 仪容仪表 内在修养(品德素养、专业能力、知识结构) 礼仪(会面、电话、邮件) 着装的原则:(TPO原则、整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整洁原则) 举止礼仪 销售礼仪(当面、电话、邮件) * A问B:你会发电子邮件吗? B答:会啊!很简单嘛! A问:那该怎么发呢? B答:先打开Office WORD上写出内容。 A问:那然后呢? B答:把内容拷到U盘上。 A问:那再然后呢? B答:发个快递啊! 邮件的历史:30年不到 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往德国的一封电子邮件,经确认是我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邮件内容用英文和德文两种文字,内容是李澄炯教授提议的“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 电子邮件并不是最有效及时的沟通方式,那么什么事情用电子邮件沟通最合适呢?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情有发邮件的功夫还不如打电话搞定。太过复杂的事情邮件有时候又不容易表述清楚,反而会使对方产生误解。还不如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更加有效。因此,那些难易适中,用文字表述不易产生误解、走流程、留证据的事情是最适合用邮件来沟通的。   1、正式工作报告;   2、难以简单用口头表达说明清楚的事项;   3、知识推荐和信息传递;   4、没有见面交流条件的其他交流内容; 5、一些证据、确认函 * 精准 “收件人”地址应该是直接收信人。 “抄送”地址应该是间接收件人。他们只想参考一下邮件,或者发信人觉得有必要知会他们。过犹不及,“抄送”给需要的人就够了,不必搬上整本通讯录。 1、寻求跨门支持的邮件,一般主送给寻求支持的人,抄送给他的直接上级;同时抄送本部门的直接上级;这样往往可以获得支持部门的更好的支持; 2、项目通报类的邮件,主送给项目小组成员,抄送给项目小组成员的直接上级、项目主要领导; 3、工作计划的发送对象,主送工作计划的下达对象,抄送直接上级、间接上级、部门内部相关经理人。为保持部门内部计划对外的一致性,部门内部计划原则上只有一个计划可以跨部门传达,特殊情况可以根据需要处理。 选择邮件发送对象的时候避免以下现象: 1、在对外沟通中,非重要的一般性的沟通,避免为了知会的需要将邮件抄送给包括直接和间接经理; 2、避免将同一个主题的讨论内容多次反复发给全部收件人、抄送人,用见面直接交流代替。 3、避免将细节性的讨论意见发送给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可以判断高级管理人员不能深入了解的业务细节。 * 1、有些用户完全无视“抄送”的存在。就算邮件只针对某一个人,他们也要把所有地址统统塞到“收件人”。如此一来,所有收到信的人都弄不清楚究竟谁应该负责回复。结果,他们要么都回复,要么都不回复。 中国89式122mm履带式自行火箭炮? * “密抄”和“抄送” “密抄”和“抄送”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同一封邮件中,“收件人”和“抄送”的收信人看不到“密抄”的邮箱地址,即“密抄”对于“收件人”和“抄送”不可见。相信你也猜到,使用“密抄”有点偷偷摸摸,(打小报告)所以并不被提倡。 报告分三种:公开的,半公开的,保密的; 人也有三种:大丈夫、伪君子、真小人。 * 发送全体与会人员。目的:确认内容、做出响应、保存归档 发送舞蹈队成员,抄送舞蹈队成员领导。目的:知道就好,您不用来,工作冲突 发给自己,密送全体。目的:保护隐私、单独回复、留下悬念 * 百善孝为先 3H 24H原则 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即刻回复对方一下,往往还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他人的尊重,理想的回复时间是3小时内,特别是对一些紧急重要的邮件。 对每一份邮件都立即处理是很占用时间的,对于一些优先级低的邮件可集中在一特定时间处理,但一般不要超过24小时。 如果事情复杂,你无法及时确切回复,那至少应该及时的回复说”收到了,我们正在处理,一旦有结果就会及时回复,云云”。不要让对方苦苦等待,记住:及时作出响应,哪怕只是确认一下收到了。 如果你正在出差或休假,应该设定自动回复功能,提示发件人,以免影响工作。但非休假或者出差时应该取消 * 尽管“全部答复”只是一个小小的按钮,它却可以产生一大堆不必要的邮件。举个例子,如果我给10个人发送了邮件,请问他们是否能在某某时间出席会议。那么,我应该收到10封回复,不多也不少。但是,如果每个收信人都按了“全部答复”。那么,不单单我会收到10封,再算上其它人,邮件总数将达到144! 回复问题的时候可以把原问题也抄到回件中。 不得少于10个字。 TO的一定要回,CC的可以不回 * 如果收发双方就同一问题的交流回复超过3次,这只能说明交流不畅,说不清楚。此时应采用电话沟通等其他方式进行交流后再做判断。电子邮件有时并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不要当鲁班该高楼 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多个收件人频繁回复,发表看法,把邮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