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祛湿专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4祛湿专用课件

12 祛湿剂 1、定义    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祛湿化浊,渗利水湿作用,用于治疗水湿之邪为病的一类方剂,统称祛湿剂。 2、适应病证及分类     3、使用注意 ①调理脏腑功能 ②配伍行气药 ③治湿不治小便非其治也 ④素体阴虚当慎用 ⑤病情缠绵 ⑥症状复杂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释名 胃:脾胃 主治:湿滞脾胃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君 苍术: 燥湿健脾 臣 厚朴:燥湿行气除满 佐 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 生姜、大枣: 温胃降逆止呕 使 甘草 辨证要点 脘腹胀满,舌苔厚腻 使用注意 阴虚气郁不宜使用 脾胃虚弱不宜使用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君:藿香 臣:白芷、紫苏 佐:半夏、陈皮 厚朴、大腹皮 白术、 茯苓 桔梗 使:甘草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呕吐,泄泻,舌苔白腻 比 较 藿香正气散与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与辛温解表剂 使用注意 湿热霍乱之吐泻,非本方所宜。 剂型的选择 藿香正气丸 药效比较持久,但吸收得比较慢,所以服药量就相对要大,一般多用于成人而不是儿童。   藿香正气颗粒(冲剂) 药效快,味道可口,体积小,所以服用方便,抗病毒能力优于丸剂。   藿香正气口服液 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剂型,特点是被人体吸收快,可迅速发挥药效,且不含酒精。   藿香正气水 有效成分含量比较高,所以疗效好,可迅速发挥作用,服药的剂量也相对较小,但内含酒精。   藿香正气片 体积小易于服用,但由于所含的挥发性成分如果储存时间长的话,含量会下降,可影响疗效发挥,所以不宜久存。   藿香正气软胶囊 在胃肠道中分解较快,所以比丸剂、片剂的吸收要好,由于剂量准确,所以儿童服用尤为方便。   藿香正气滴丸 起效快,口感比较舒适,对胃肠道无刺激,是符合现代中药标准的剂型。   藿香正气胶囊 服用比较方便,便于携带。 第二节 清热祛湿   1、湿热的来源 (气候、体质) 2、湿热证的分类 (湿热外感、湿热内蕴、湿热下注) 12.2 清热祛湿 3、使用注意: ①分清湿与热的偏重(阴阳怪气) ②注重祛湿(利小便;宣畅) ③湿热日久,清热利湿无效者,佐以温化 三仁汤 《温病条辨》 主治:湿温初起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君:杏仁:宣肺  白蔻仁 :芳香醒脾(温性)   苡仁:利水渗湿 臣:滑石、通草、竹叶:利水渗湿热 佐:半夏、厚朴:行气化湿 辨证要点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 使用注意 1、温热初起之“三戒”:汗、下、润 2、舌黄腻,热重于湿者不宜使用 附  方 藿朴夏苓汤:湿温初起,表证明显 病 案 患者,男,32岁。于八月中旬前来就诊,肢体倦怠,胸闷不饥2天,头痛恶寒,午后身热,苔白,脉弦细而濡。 附  方 黄芩滑石汤:湿温邪在中焦 甘露消毒丹 《医效秘传》 释名 甘露 消毒 丹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黄芩 连翘 薄荷 贝母 射干:清上焦热毒 白蔻仁 菖蒲 藿香:芳化中焦湿浊 茵陈 滑石 木通:清热利湿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君:(重用)茵陈 滑石 黄芩 臣:白蔻仁 菖蒲 藿香 木通 佐:连翘 薄荷 贝母 射干 辨证要点 身热肢酸,口渴尿赤,或咽痛身黄,舌苔白腻或黄。 比 较 三仁汤与甘露消毒丹 使用注意 湿热入营,谵语舌绛者,不宜使用。 茵陈蒿汤 Ⅰ类 《伤寒论》 黄疸的分类 1、按症状特征分类 ①阳黄 ②阴黄 2、按病因分类(《金匮要略》) ①谷疸:饮食不当,损伤脾胃肝胆,内生湿热 ②酒疸:过量饮酒,内生湿热 ③女劳疸:房事太过而致发黄 ④黑疸 :黄疸日久不愈损伤肝肾 主治:湿热黄疸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君:茵陈 因和症,先煎 臣:栀子 利水 佐:大黄 化瘀;利胆;泻退热 辨证要点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茵栀黄注射液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释 名 主治:湿热淋证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君:木通 滑石 清热利湿 臣:扁蓄、瞿麦、车前子 利水通淋 佐:栀子、大黄 前后分消 使:甘草 思 考 为什么可用本方治疗心经热毒症? 辨证要点 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比较 八正散与导赤散 八正散与小蓟饮子 加减变化 血淋 加生地、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