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水灾抢险救灾浅析
矿井水灾抢险救灾浅析
?
1、
1.1 突水时抢险救灾决策要点
1、迅速判定睡着的性质、突水地点、影响范围、静止水位,估计突出水量、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视情况迅速撤出人员。
3、关闭有关地区的防水闸门,切断灾区电源。
4、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加速排水,防止整个矿井被淹,注意水位的变化。
5、加强通风,防止有害气体的积聚。
6、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7、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防止突然改变他们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1.2
发生突水后常常有人被困在井下,指挥者应本着“积极抢救”的原则,争时间、抢速度,采区有效措施使他早日脱险。作为指挥者,在突水事故发生后,应正确判断遇险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科学地分析该地点是否具有人员生存的条件,然后积极组织力量抢救。当躲避地点比外部水位高时,大家都坚信该处有空气存在,遇险人员可能有生存,对于这些地点的人员,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如打钻或掘进一段巷道等)向他们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当积水不能排除,且不具备打钻的条件时,为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可考虑进行潜水救护。即,由潜水救护队员潜水进入灾区,将携带的氧气瓶、饮料、食物、药品等送给遇险人员,以维持起码的生存条件。
当避难地点比外部最高水位的标高低时,有2种情况:
1、突水时洪水能直接涌入位于突水点下部的巷道(如平巷,下山等),并把他们淹没,一般情况下,这些地点不会有空气存在,也就不具备人员生存条件,误入这些地点避灾的人员,将无生还可能。
2、当突水点下部巷道全断面被谁淹没后,与该巷想通的独头上山等上部独头巷道,如不漏气,即使低于外部最高洪水位时,也不会全部被水淹没。在这些地点躲避的人员具备生存的首要条件,如果避灾方法正确(心情平静、适量喝水、躺卧待救等),是可能生还的。突水事故发生后,有些地点具有人员生还条件的,即使躲避较长时间也不至于生存无望。对于那些低于外面水位的避难地点,则严禁打钻,防止独头空气外泄、水位上升、淹没遇险人员。最好的办法就是迅速排水。
2、
2.1 救援准备工作:
1
2、到达事故现场后,全体救援人员携带救援装备按先后顺序下车,小队长组织小队人员进行战前检查,同时负责检查携带的救援装备是否符合下井抢险要求,等待抢险救援现场指挥组或救援组组长布置任务。
3、到达事故矿井后,事故抢险救援现场指挥组成员或抢险救援组组长立即到抢险救灾指挥部了解以下情况: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别、范围、遇险人员数量及分布,已经采取的措施;事故区域的生产、通风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矿尘,温度,巷道支护及断面,机械设备及防灭火设施;已经到达的和可以动用的救护小队数量及装备情况等。
4、领取抢险救援任务。事故抢险救援现场指挥组成员或抢险救援组组长应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和事故情况,迅速制定救援行动计划和安全措施,同时调动必要的人力和物力。
5、事故抢险救援现场指挥组成员或抢险救援组组长将了解到的情况,领取的抢险救援任务向参加抢险的救援人员进行布置;在下达抢险救援任务时,必须向救援人员同时说明事故情况、行走路线、行动计划和安全措施。
6、救援人员接受任务后,大队、中队指挥员(或小队长)立即带领救援人员入井实施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2.2 侦查工作的重点
1
2、寻找遇险遇难人员,并查清其位置、数量及分布,做好记录和标记。
3、检查灾区内各种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温度及通风设施、排水设施破坏情况。
4、侦查巷道支护、水位及淤泥堵塞情况。
2.3 行动计划及行动原则
2.3.1行动计划
1、救护队应根据灾害处理预案积极采取救灾行动。
2、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要了解灾区情况、水源、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的通道等,并根据被堵人员所在地点的空间、氧气、瓦斯浓度以及救出被困人员所需的大致时间制定相应救灾方案。
3、下井前,要确认井底车场和井筒是否有水,必须保证救护人员的安全,防止涌出的水威胁到罐笼里的下井人员。如不能确认井筒和井底车场有无有害气体,救护队员必须在地面将氧气呼吸器佩戴好。
4、抢救出的遇险人员,要用毯子保温,并迅速运至安全地点,进行输氧或由医生进行急救包扎,尽快送医院治疗。对长期困在井下的人员,不能用灯光照射眼睛,以免在强光的刺激下,造成瞳孔急剧收缩,导致眼睛失明,饮食要由医生决定。
5、救护队在处理水灾时,必须带齐技术装备。在进入遇险人员的巷道时,不得脱掉氧气呼吸器。在处理老空区时,要特点注意检查有害气体(CH4CO2、H2S)和氧气浓度,以防止贫氧窒息和有害气体中毒。
6、在水淹危险的灾区,指挥员只能在救人的情况下,才有权决定小队进入,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