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201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凤阳二中九年级2010年中考复习第一轮 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姓名: 第一部分文言文 21、与朱元思书 课文内容理解: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写富春江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忘反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两方面入手找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1)从视觉来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四”,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③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2)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22、五柳先生传 课文内容理解: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表现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环堵萧然晏如也。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喝酒,刻画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3)写文章,刻画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4)生活状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本文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伯乐伯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4、请从语言、内容方面分析第三段第一句话的表达效果。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食马者“不知马”的种种表现,表现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浅薄昏庸、愚妄无知的批判、讥讽与强烈的愤慨之情。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6、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看出韩愈怎样的人才发展观?放到当今社会来看,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如果统治者不能发现并任用人才,人才就会被埋没。(第二问略) 24、《送东阳马生序》 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又是怎样克服的?找出原文。 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求师叩问,跋涉艰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等方面。主要语句有(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趋百里外,求师叩问; (4)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5)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从以下三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⑴家贫无书,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 ⑵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卒获有所闻。 ⑶从师学习衣食住行的艰难。 3、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马生充满殷切期望。 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4、本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对比,突出了作者求学生活的艰苦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5、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26、《与朱元思书》 课文内容理解: 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 课文写了潭水、树木、石头、游鱼和小潭源流五种景物,各自特点是:水清,树密,石多,游鱼活泼闲适、轻快灵敏,源流曲折悠长。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特点:幽静 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本文从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水之清、水中鱼、水之源;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

文档评论(0)

hh83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