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引入]:
1.实物展示:用墨抄写的古书。
2.多媒体播放:用墨写的字画。
[ 提出问题 ]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写字作画,我们知道墨的主要成分是碳黑,这些字画历经千百年,但墨迹依然清晰不变,这是为什么?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 复习引出 ]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实验,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板书 ]
二.碳的可燃性:
1.完全燃烧——O2充足 C + O2 点燃 CO2
[ 多媒体播放 ] 用煤炉烧煤取暖。
[ 提出问题 ] 在过去条件不好的时候,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在室内用煤炉烧煤取暖,但如果使用不慎,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你们能猜测一下“煤气”是什么吗?“煤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四个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讨论的主题不仅要找到“煤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找出“煤气”是怎样产生的?
[ 评价并板书] 2.不完全燃烧——O2不充足 2C + O2 点燃 2CO (O2不充足)
[ 提出问题 ]
根据“煤气”中毒事件产生的原因,可采取什么措施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呢?
[ 评价总结 ]
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都会产生CO,所以,预防“煤气”中毒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烟道通畅,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使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有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
[ 总结提高 ]
上述碳的可燃性中,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这是碳本身具有的性质,是内因,而‘O2充足与O2不充足’是一个外在条件,是外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变化的内外因关系原理”。
探究——碳的还原性
[ 提出问题 ]
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即碳能否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呢?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对猜想提出假设:
[小结 ]
1.碳能与氧化铜反应;C+CuO△→Cu+CO2↑
2.碳能与氧化铜反应;C+CuO△→Cu+CO
3.碳与氧化铜不反应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思维探究
1.实验设计:
(1)实验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 评价总结 ]反应装置与实验室制氧气装置相同。
(2)检验产物(CO、CO2)
[ 评价总结 ] CO2——石灰水;CO——点燃。
实验装置如下(图一)
?
?
[ 思考、讨论、交流 ]
?1.C与CuO均为固体,C在常温下稳定,此反应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所以应选择与实验室制氧气装置类似。
2.检验CO2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可用点燃的方法,看火焰的颜色。
[问]上图有不足之处吗?
?(图二)
?
(3)操作步骤:
让学生自己通过所学氧气制取的操作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评价总结并点播
①气密性检验
②装药
③如图连接固定
④打开止水夹,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⑤实验结束——关闭止水夹,同时停止加热
[ 思考、讨论、交流 ]
操作步骤:
①气密性检验
②装药
③如图连接固定
④打开止水夹,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⑤实验结束——关闭止水夹,同时停止加热。
2.实验探究
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论证,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
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呈红热状态,有无色气体产生,通入澄清石灰水,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尖嘴处所出气体不能燃烧,冷却后,试管内留有光亮的紫红色固体。
3.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问]:通过实验验证了哪一条假设是正确的?
[ 评价总结并板书 ]3.碳与氧化铜反应
C + 2CuO △ 2Cu + CO2↑
[分组汇报试验现象]
?[讨论后达成共识]
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 引导学生对碳与氧化铜反应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 在此反应中哪种物质得氧?发生了什么反应?具有什么性质?而另一种物质呢?
[ 评价总结 ]
在此反应中碳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
[ 总结并板书 ]
三.碳的还原性
1.C + 2CuO △ 2Cu + CO2↑
[ 问 ] 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2.C + CO2高温2CO
[ 多媒体播放 ] 炼铁,介绍此反应的实际应用。
[ 练习 ] 下列用途利用碳的什么性质?
1.木头电线杆或木桩在埋入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这是为什么?
2.用煤取暖
3.用焦炭炼铁
版权所有——化学教育网
化学教育网 Page 1 2007-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碱金属单元测试题及答案4.doc
- 碱金属卤族元素知识归纳及题型例析.doc
- 碱金属复习要点及答案.doc
- 碱金属复习课学案.doc
- 碱金属复习资料.doc
- 碱金属教学设计.doc
- 碱金属测试题.doc
- 碱金属知识点.doc
- 碱金属规律的习题A.doc
- 碱金属计算巧算法差量法新课标人教版.doc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详解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抗CD20单株抗体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2025年初中地理中考跨学科专题练习附答案.docx VIP
- 天然气场站设备-题库.doc VIP
-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高速公路养护风险源辨识表.docx
- 2025年内蒙古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AB卷.docx VIP
- 2025上海中学生时政大赛备考题复习试题附答案.doc
- 《GB 43500-2023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解读与培训.pptx
- 天然气场站设备拆除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