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结构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碳素结构钢冶炼技术操作规程

碳素结构钢(Q195、Q215B、Q235B、Q235B+B) 冶炼技术操作规程 1.工艺流程:铁水→转炉→连铸。 2.主要原料: 2.1铁水:S≤O.040%、Si≤0.70%、P≤O.120% 2.2废钢:公司自产渣钢、废钢。 2.3铁块:公司自产及外购铁块(S≤O.035%、Si≤0.85%、P≤0.120%) 2.4其它原材料:硅铝铁、硅锰合金、硅铁、复合脱氧剂、碳化硅、增碳剂、石灰、轻烧白云石等符合相应标准。 3.化学成分控制标准: 钢号 标 准 C % Si % Mn % P % S % Q195 GB700-2006 ≤0.12 ≤0.30 ≤O.50 ≤O.035 ≤0.040 公司内控 0.06-0.12 0.12-0.30 0.25-0.50 ≤O.035 ≤0.040 Q215B GB700-2006 ≤0.15 ≤0.35 ≤1.20 ≤O.045 ≤0.045 公司内控 0.09-0.15 0.12-0.30 0.30-0.55 ≤O.045 ≤0.045 Q235B GB700-2006 ≤0.20 ≤0.35 ≤1.40 ≤O.045 ≤0.045 公司内控 0.12-0.20 0.12-0.30 0.30-0.70 ≤O.045 ≤0.045 Q235B+B 满足Q235B成分要求、B:0.0012-0.0018% 4.转炉工序: 4.1化学成分:执行化学成分控制标准。 4.2 装入制度 4.2.1稳定装入量:装入标准24.5--26.5吨。 4.2.2废钢、铁块加入量:视铁水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铁水温度或含硅量高时取上限,铁水温度或含硅量低时取下限。 废钢、铁块加入量规定 废钢+铁块加入量(t) 1.5—5.5 4.3造渣制度 4.3.1采用单渣法操作,当铁水Si>0.80%,或S>0.060%时,应采用双渣法。 4.3.2根据铁水成分、终渣碱度(R=2.5~3.5),计算石灰加入量。第一批料加入石灰总量的1/2~2/3,轻烧白云石(镁球)按其总量的1/3~1/2加入,剩余部分为第二批渣料,待前期渣化好后分批加入。矿石根据过程温度酌情加入。所有渣料必须在停吹前3分钟加完。 4.4过程控制 4.4.1要求全程化渣,氧压按0.60~1.0MPa控制,根据炉底深度控制好枪位,前期要偏高于基本枪位,渣化好后可适当降枪,尽早化渣去磷。 4.4.2第二批渣料加入化好渣后可适当降枪,要求过程温度上升平稳,控制合理。 4.4.3保证终点压枪,时间≥1.0分钟。 4.4.4炉渣碱度,前期按R=2控制,终渣碱度R=2.5~3.5。 4.5终点控制 4.5.1保证终点钢水温度和碳含量同时命中,减少拉碳次数,以降低钢水的氧含量。 4.5.2终点成分、温度控制要求: 终 点 成 分 、温 度 要 求 钢号 终 点 成 分, % 终点温度,℃ C S P 第一包 连浇 Q195 0.05~O.09 ≤0.035 ≤0.025 1690~1700 1655~1685 Q215B 0.06~O.010 ≤0.040 ≤0.030 1685~1695 1650~1680 Q235B 0.06~O.13 ≤0.040 ≤0.030 1680~1690 1650~1680 4.5.3终点成分合格出钢。 4.6出钢操作 4.6.1使用洁净、无残渣钢包。 4.6.2采用堵出钢口+挡渣球的挡渣工艺,钢包渣层厚度≤100mm 。 4.6.3出钢时间1.5~3分钟,钢流圆整不散,出钢时间<1.5分钟时必须更换出钢口。 4.7脱氧合金化 4.7.1采用硅锰合金配锰、Q195采用硅铁配硅、Q215B和Q235B等采用SiC配硅,出钢2/3 前加完合金料。 4.7.2出钢过程加硅铝铁或硅铝钡钙脱氧,加入量控制在0.6kg/t~1.2kg/t,如终点0.04%≤C<0.06%,加入量按中限控制;如C<0.04%,加入量按上限控制;如C≥0.06%,加入量按下限控制。终点碳低,可采用优质低硫低氮增碳剂增碳。 4.7.3出钢加料顺序:钢包钢水高度约1/4时开始加料,按硅铝铁或硅铝钡钙(加入量1/2)→增碳剂→锰铁→硅锰→硅铁→(硼铁)→硅铝铁或硅铝钡钙(剩余部分)的顺序加料。 注:为保证含硼钢硼元素的吸收率,硼铁要在其它合金料之后加入,严格控制下渣。 4.8钢包吹氮 4.8.1出完钢至测温取样前,必须进行由强到弱的吹氮搅拌,时间≥1.5分钟,之后测温取样。 4.8.2吹氮完毕关闭氮气阀门,拔掉快速接头,然后向钢包内加保温剂。 4.9钢包温度控制规定: 钢号 转炉吹氮后钢包温度,℃ 开浇炉次 连浇炉次 Q195 1640~1650 1605~1615 Q235B 1615~1630 1590~160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