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专题运动和力热点分析【学生版】
【世博会、奥运会、冬奥会、国庆阅兵、地震、海啸、空难、强子对撞、旱灾、诺贝尔
【航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冬奥会多星、质量、密度、行走、变轨、火箭
【篮球、乒乓球、网球、蹦床、滑雪跳 高、冰 壶、滑 板、滑 雪、撑杆跳
【单杆、举重、跳 水、体 操、折返跑蹦 极、排 球、荡秋千、接力赛、摸高
【超车、雪 灾、事 故、提 速、制 动【例】为了使航天员能适应在失重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国家航天局组织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故需要创造一种失重环境;航天员乘坐上民航客机后,训练客机总重5×104kg,先使客机以200m/s速度沿30°倾角匀速爬升到7000米高空后飞机向上拉起,沿竖直方向以200m/s 的初速度向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的加速度为g,当飞机到最高点后立即掉头向下,仍沿竖直方向以加速度为g加速运动,为了安全飞机离地2000米高之前必须拉起客机,之后又可一次次重复这个过程,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若飞机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f=Kv(k=900N·s/m),每次飞机速度达到350m/s 后必须终止失重训练(否则飞机可能失速)。
求:(1)飞机一次上下运动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
(2)飞机下降离地4500米时飞机发动机的推力(整个运动空间重力加速度恒为10m/s2)。
【例】(2007年宁夏)倾斜雪道的长为25m,顶端高为15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0=8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过程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圆弧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10m/s2)
【例】(2007年四川25题)目前,滑板运动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如图是某滑板运动员在一次表演时的一部分赛道在竖直平面内的示意图,赛道光滑,FGI为圆弧赛道,半径R=6 .5m,G为最低点并与水平赛道BC位于同一水平面,KA、DE平台的高度都为h=1.8m。B、C、F处平滑连接。滑板a和b的质量均为m,m=5kg,运动员质量为M,M=45kg。表演开始,运动员站在滑板b上,先让滑板a从A点静止下滑,t1=0.1s后再与b板一起从A点静止下滑。滑上BC赛道后,运动员从b板跳到同方向运动的a板上,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0.6s。(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运动员与a板一起沿CD赛道上滑后冲出赛道,落在EF赛道的P点,沿赛道滑行,经过G点时,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N=742.5N。(滑板和运动员的所有运动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计算时滑板和运动员都看作质点,取g=10m/s2)⑴滑到G点时,运动员的速度是多大?⑵运动员跳上滑板a后,在BC赛道上与滑板a共同运动的速度是多大?⑶从表演开始到运动员滑至I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改变了多少?【例】08北京奥运体操全能比赛是按照“自、鞍、吊、跳、双、单”的顺序进行,单杠列为全能比赛的最后一项。号称“世界体操全能王”的杨威夺冠呼声很高,但他的弱项是单杠,邹凯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邹凯在做“单臂大回环”训练时,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假设邹凯的质量为60kg,此过程中,邹凯的单臂承受最大的作用力至少为多少?(忽略空气阻力,g=10m/s2)
【例】(08年重庆)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x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v为滑板速率(水可视为静止).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37°时(如图所示),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应的k=54 kg/m,入和滑板的总质量为108 kg,试求(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取,忽略空气阻力):
(1)水平牵引力的大小;(2)滑板的速率;(3)水平牵引力的功率。
【例】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图13甲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其中陈若琳的体重约为30 kg,身高约为1.40m,她站在离水面10m高的跳台上,重心离跳台面的高度约为0.80m,竖直向上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如图13乙所示,这时陈若琳的重心离水面约为0.80m。设运动员在入水及在水中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水的作用力大小不变。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求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可用于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时间;
(2)若陈若琳入水后重心下沉到离水面约2.2m处速度变为零,试估算水对陈若琳的阻力的大小。【例】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届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