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4期)刊发《裘锡圭学术文集.doc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4期)刊发《裘锡圭学术文集.doc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4期)刊发《裘锡圭学术文集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4期)刊发《裘锡圭学术文集》评述及新书发布会发言摘录 编按: 裘锡圭教授著《裘锡圭学术文集》(全六卷)于2012年6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裘锡圭教授2012年5月以前发表的各类文章。2012年10月22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裘锡圭学术文集》新书发布会”。发布会上,十余位学者作了发言,对《裘锡圭学术文集》的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发布会后,《中国典籍与文化》又邀请了张涌泉教授、刘钊教授、虞万里研究员、赵平安教授等人就《裘锡圭学术文集》撰文评述,相关文章已在该刊2013年第4期上发表;同时,该刊又摘录了《裘锡圭学术文集》新书发布会上部分专家的发言予以刊布。 本网现将《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4期)发表的相关文章转发于此。原稿中有个别错误,我们径直改正,不再另加说明。 《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题记: 裘锡圭先生是当代古文字学和出土文献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他不仅精于汉字学、殷墟甲骨文、战国文字和汉简的考释,也善于利用出土文献研究传世文献,在校读先秦和秦汉古籍以及上古史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的《裘锡圭学术文集》,是裘先生多年来学术文章的总集,凡六卷:第一卷《甲骨文卷》,第二卷《简牍帛书卷》,第三卷《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第四卷《语言文字与古文献卷》,第五卷《古代历史、思想、民俗卷》,第六卷《杂著卷》,为截至目前收文最完备且编校最精审的裘先生文集。 《文集》的出版,既集中展示了裘先生的学术成就,有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其学术思想;同时对于古文字学、出土文献乃至上古史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为此,本刊特别邀请相关学者撰文评述,并摘录了新书发布会部分专家的发言,在此刊布,以彰表裘先生的治学与为人,达致切磋学术、启迪后学之目的。在征稿、编辑过程中,承蒙刘钊教授、张涌泉教授大力支持,谨致谢忱。 张涌泉:严谨·求实·创新——初读《裘锡圭学术文集》感言 刘钊:真诚做人,严谨为文——《裘锡圭学术文集》读后感 虞万里:精神与学术的典范 赵平安、王子杨《裘锡圭学术文集》新书发布会发言摘录 严谨·求实·创新——初读《裘锡圭学术文集》感言 张涌泉 去年10月22日,我应邀参加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裘锡圭学术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的首发式。当时本想以严谨、求实、创新为中心谈一点感想,但由于参加首发式的前辈很多,大家发言又很踊跃,就没能找到机会。不久前,《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来函,称拟设立特别栏目,探讨《文集》的学术内涵,并约我写点东西。裘老师的学术研究涵括文字学、文献学、古代史、思想史、民俗学等诸多领域,而尤以古文字学和先秦秦汉古文献研究成就最为突出,可谓汪洋恣肆,博大精深。而我的研究兴趣局促于敦煌学和近代汉字,对裘老师的学问,本没有资格赞一辞。不过作为在裘老师身边学习、工作过多年的学生,耳濡目染,对老师的学问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因不揣浅陋,按照首发式时拟定的提纲,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严谨 严谨是裘老师为人的名片,也是他做学问的风格。凡是与裘老师接触交往过的领导、同事、朋友、学生,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裘老师对人、对事那种一丝不苟、嫉恶如仇的一贯作风。文如其人,这种严谨的作风也深深地烙刻在《文集》的字里行间。如《〈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读后记》一文(《文集》卷三页363—393),作者在肯定《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一书价值的同时,指出该书在释字、摹字、字形取舍、字头分合、资料时代、文句校录等方面的种种疏失,总数达353条之多,其中既有“芺”误认作“芣”、“勤”误认作“勒”这样大的错误,也有九画的“侯”误列七画、十七画的“臂”误列十六画这样很小的错误。又如《谈谈〈同源字典〉》一文,末尾附录作者发现的该书“一些排印等方面的技术性错误和其他小疏失”,竟也写了5页纸92条之多(《文集》卷四页183—187)。作者的严谨认真,实在让人感佩。《文集》中有不少篇幅纠正社会上使用汉语汉字方面的疏失,作者指正的对象既有《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这样的大报大刊(《文集》卷四页243—248),也有北大校刊这样的校园小报甚至路边的招贴、学生的作业和试卷等(《文集》卷四页230—234)。甚至连随地吐痰、乱扔废物、穿行草地、不遵守交通规则等国人陋习也时在作者鞭挞之列(《文集》卷四页216—220)。不管治学也好,处事也好,作者的眼里掺不得沙子。这就是裘老师! 不过裘老师的严谨并不是仅仅对人的,而更多地是对他自己的。他经常告诫学生“写出文章,要多看几遍,多改几遍,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不要放过”(《文集》卷四页234)。他是这样要求学生的,更是这样要求他自己的。他写文章时,事先总是努力全面地占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